煤化工新锐阳煤集团步入“双引擎”发展阶段
近日,阳煤集团化工产业管理局副局长程彦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据集团发展规划,未来3—5年内,煤炭化工产能将达到千万吨以上,销售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煤化工企业整体上市。”2007年以来,阳煤集团明确提出了“强煤强化”发展战略,集中财力发展煤炭和煤化工产业,从而使煤化工产业在阳煤迅速崛起。
阳煤集团董事长助理、宣传部部长李演珍向记者介绍,阳煤集团是全国大型无烟煤生产基地、金喷吹煤生产基地和无烟煤出口基地,其“阳优”牌无烟煤是生产尿素、甲醇、烯烃等产品的上好原料。“优质的煤炭资源、相对低廉的煤价,具有转化为煤化工产品竞争优势的潜力。”2005年4月,阳煤集团投资10.2亿元的聚氯乙烯项目一期工程开工;2008年7月,二期工程具备投产条件。氯碱公司年生产能力为年产聚氯乙烯14万吨、烧碱12万吨、氯化氢5.5万吨、液氯3万吨。
阳煤集团以三维集团、丰喜化工为龙头,积极拓宽化工领域,新上煤炭上下游产品项目,生产烧碱、尿素、化肥等产品,构筑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煤化工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李演珍介绍,阳煤集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按照“纵向一体化战略,拉长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方向,依托煤焦和能源优势,围绕“肥、醇、炔、苯、油、烃”六条发展路线,开展煤化工循环工艺研究,使化工产业形成资源关联紧密、互补优势明显、层次清晰的产业布局和横向成群、纵向成链的煤化工产业集群,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实现集团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山西昔阳100万吨电石项目已完成选址,正进行开工准备;山西晋中3万吨精细化工原料项目已开工;山西和顺60万吨尿素、山西平定60万吨烯醇、河北60万吨胺烃、山西临猗45万吨尿素项目正稳步推进。
“受金融危机影响,化工产品市场低迷,大批中小化工企业停产、减产,已形成行业重新洗牌态势,这也是我们提升化工企业的有利时机。阳煤将通过对现有老旧技术设备的改造,提高生产装备水平,扩大优质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达到扩大市场份额、具有市场定价权的目的。”程彦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