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九江化工厂改制侧记 新康达二期扩建今年投产

2010-2-2 在线收藏

     2002年4月,对于建厂近半个世纪的九江化工厂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个历史包袱沉重、生产经营陷入困境的老国有企业被九江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租赁后,重新点火,曾经萧条破败的厂区重现生机。2009年10月28日,九江化工厂改制重组暨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开工典礼在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举行。至此,已经“政策性破产”的九江化工厂顺利完成了国企改制工作,大量国有闲置资产得以盘活,迸发出强劲活力。
  资不抵债陷入困境
  九江化工厂始建于1958年,是当时全国化工行业22家重点氯碱生产企业之一。在江西既是最大的一家氯碱生产企业,也是唯一既有有机产品,又有无机产品的氯碱生产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九江化工厂也曾创造了辉煌,鼎盛时期拥有固定资产约10亿元,总资产超过17亿元,年产值达到3.8亿元。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大型二类企业,在社会的、历史的巨大包袱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强力推进,原有计划经济时代建立起来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把企业带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到了2002年,企业已经负债4.5亿元,严重资不抵债。工人工资停发、工厂水电欠费,原材料货款无法支付。最终,企业选择了政策性破产作为最终的归宿。
  随着国家大型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九江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积极为九江化工厂寻找破解难题之路。2002年,九江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对九江化工厂实行租赁经营。新公司安置1200名老企业职工实现再就业,并为他们缴纳“三金”,承担企业留守人员的全部工资。租赁作为一种过渡模式,使得老企业的第一次转身非常平稳。
  转换机制起死回生
  “老企业有设备、有技术、有人才,也有一定的市场基础,要想让企业起死回生,重要的是转变体制。”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祥国一语中的。租赁后,企业进行全方位改革。一方面转换经营机制,对外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市场;对内改革组织结构、调整分配原则、设立竞争机制,实行绩效挂钩的奖罚制度,保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另一方面,保证原有企业职工充分就业,在身份置换协议签订之前就与他们签订了长期聘用合同,在保证“三金”的前提下,工资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机制一变天地宽。机制理顺后,企业产品销路很快打开,2002年至今,企业产品销量逐年递增,而且做到了100%货款回笼。几年来,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在全省同行业中产销量、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成为江西化工行业中的佼佼者。2006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西省政府作出了对九江化工厂实行破产改制、退城进郊、异地重建的决定。2009年,九江化工厂改制重组进行实质性操作,为了解决九江化工厂破产后大多数职工的就业生活问题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拟实行破产搬迁重建项目的建设。2009年9月23日九江化工厂正式与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签订重组协议,9月27日就启动了职工安置工作。目前,九江化工厂已有98%的职工签订了身份置换协议。职工在签订身份置换协议的同时,可以选择与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签订用工协议,实现了企业改制、职工安置与厂房搬迁重建的“三赢”。2009年10月,新康达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落户湖口县金砂湾工业园。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3亿元,今年10月建成投产;二期2013年建成投产,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税收6000多万元。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