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市场日趋回暖 福华集团循环经济产业成效显著
全球第三大草甘膦原药生产企业——福华集团,最近拿到了一份价值12亿元的订单,相当于其全年产值的80%。其所处的四川乐山五通桥区,也迎来了盐磷化工、硅材料、稀土三大主导产业的日趋回暖。
半年前,由于产品大多面对四川省外乃至国外市场,三大产业价格下滑,以多晶硅为例,每吨多晶硅价格由最高时的四五百万美元暴跌至不足百万美元;草甘膦原药价格也在下跌,较最高价格“缩水”一半不止。
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福华集团利用乐山及周边地区盐、卤、天然气、硅、磷、水电等丰富资源,集中做了两条产业链:一条是卤水—烧碱及附产物氯气、氢气(加入工业硅)—三氯氢硅副产物四氯化硅(外购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气相二氧化硅,另一条是卤水—烧碱及副产物液氯—草甘膦及副产物氯甲烷—有机硅及副产物盐酸—三氯氢硅及副产物四氯化硅—气相二氧化硅,98%的废弃物得以利用。不仅如此,借助新的产业链条,福华集团生产的草甘膦直接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以上。
像福华集团一样,众多企业在循环和延伸中扩能增效,赢得先机。和邦集团的产品链条也从盐卤延伸到纯碱、氯化铵、双甘膦,永祥股份则从盐卤延伸到烧碱、PVC、多晶硅……在当地五通桥产业园区内,企业均成为产业相关、利益互联的“共同体”,大量的公共设施相互共享,在循环中利用中得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