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山东地炼产能骤降 部分企业欲上氯碱等项目谋转型

2010-3-17 在线收藏

    由于油源短缺,目前山东地炼已有近2/3的企业焦化装置停产检修。部分地炼企业3月底开工,部分企业何时开工尚是未知数。在国内炼油产能明显过剩的情况下,地炼企业仍在扩产,在这令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背后,他们也在上其他项目,多元化经营谋取转型。
    山东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说,炼油厂必须维持在最低生产状态,不到万不得已不敢停产。因为一旦停产,系统重启的高昂成本无法承受。但是,轻易不敢停产的山东地炼企业现在几乎都在停产检修,部分企业3月底开工,部分企业何时开工仍然是个未知数。
    “没油可炼,确切地说,炼了亏损。”一家地炼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山东地方炼油行业21家炼厂总的一次加工能力高达4500万吨/年,如此高的产能常吃不饱。有关人士介绍说,受政策影响,地炼企业的原油指标非常少,又无权进口原油,只能使用品质更差的进口燃料油进行再加工,且目前还是亏损的。
    面对油源日益紧张,一些山东地炼企业也在谋求转型。据刘爱英介绍,垦利石化从意大利引进设备,生产玻璃棉建筑材料;利华益集团的医药、纺织板块已做得非常成熟;正和集团则引进了木业加工项目。还有山东部分地炼企业欲上马氯碱、化肥、精细化工等深加工项目。其中,山东海化将新上16万吨/年环氧丙烷及8万吨/年聚醚项目,正和集团、利华益集团、垦利石化公司、富海集团等地炼企业也都有上深加工项目的打算。
    此外,在国内炼油产能明显过剩的情况下,有地炼企业仍在上新项目,这在外界看来难以理解,但这是地炼企业的无奈之举。业内人士介绍,不扩更没有出路,国家明确规定,到2011年淘汰100万吨及以下低效低质落后炼油装置。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