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石化分析去年事故案例 向减少非计划停工要安全
强化“一切非计划停工都可以避免”的理念,强化“操作工是设备的主人”执行力,强化设备全员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向减少非计划停工要安全。4月14日,巴陵石化专题分析2009年非计划停工事故典型案例,查找设备管理工作差距,提出整改措施,将“我要安全”主题活动重点细化。
专题分析非计划停工事故典型案例,反思事故,切实减少非计划停工,是巴陵石化强势推进“我要安全”主题活动,重点突破的又一主攻点。年初,该公司将“强化非计划停工和设备管理”列为年内打好安全“翻身仗”的9项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去年,公司共发生设备原因引起的事业部级以上非计划停工139起,其中公司级12起。今年一季度因设备原因引起的非计划停工虽同比减少,但形势仍十分严峻,”公司设备能源部负责人在发言中首先直面现实,“只有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深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表面看,造成设备事故的原因不外乎是设备维护或操作人员平时工作责任心不强、设备本质安全水平不高、设备巡检不到位等,没能及时发现隐患造成了事故,但真正的根子在‘心’中”。在分析4起非计划停工事故典型案例时,该公司重点从主观方面找原因,“设备专业管理思想认识不到位”居首。公司设备能源部负责人表示要务实思维,将设备能源部门置于生产管理的主角地位,树立“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的精神,履行管理职责。
“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在分析设备运行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责任感缺失原因时,大家深刻意识到:精细操作、精心维护,只有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不忽视和放弃每一个疑问,才是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
“检维修管理及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在工程建设中设备前期管理不到位”——该公司对导致非计划停工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的分析,注重说事、说理,敲响警钟。就遏制非计划停工事故,该公司明确了6项工作重点。首先是加强设备专业技能培训,强化“企业每一名员工都是设备的主人,操作人员是各装置、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升各层次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年内利用开设的23个设备专业培训班机会,按照不同层次人员的不同需求,进行分级和深层次专业培训,并辐射到操作及维护人员层面,重点强化专业人员的事故预防及紧急事故处理能力,通过专业化培训造就高素质人才,提高实际判断和设备事故处理能力。
二是严格执行公司及事业部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巡检制度。设备管理部门实现由“服务—管理—技术”向“管理—服务—技术”的角色转变,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事故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专业检查考核力度,提高管理的执行力。严格组织开展月度/季度专业检查考核,切实落实设备能源管理千分制考核细则,完成每季度的HSE、“三基”、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继续坚持“特护”、巡检、四方联检、包机制等活动,积极开展创完好活动,探索设备点检新的模式;坚持设备在线监测和以预防为主的计划检修,做到设备故障检修不过夜;实行月故障统计分析、讲评考核制,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三是认真抓好设备的前期管理。增强“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成本、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安全”的理念。在公司新建项目全面铺开的情形下,明确各项目部是设备前期管理的责任主体,重点抓好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设备专业集中技术力量,参加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的调研、选型、安装、试车工作,认真审查新设备的采购技术协议,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设备质量,保证新投用设备的本质安全,把好设备的进厂第一关。同时各事业部对工程建设刚投用、还未到考核期限的装置设备,认真进行缺陷排查。
四是切实做好设备更新隐患治理工作,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性能。抓好设备更新和设备隐患治理,编制设备隐患治理和设备更新三年滚动计划,并争取总部支持,加快对隐患整改的进度.力争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及时、合理地消除装置隐患,解决一些迫在眉捷的问题,通过治理提高设备本质安全。对一时不能整改的隐患,制订防事故的预案和特护措施。
五是建立和执行设备异常及事故定期报告制度,为准确有效处理设备异常、跟踪掌握设备运行动态和分析事故打好基础。
六是加强对设备事故的管理、考核及奖惩。加强对故障的诊断及预防,加强预防性检修与计划维修。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召开分析会,做到“四不放过”。建立对事故的认识态度认定来确定处罚轻重机制。对主动说明原因,提供各种原始信息与记录,很快能判断事故性质的单位及责任人从轻处理。对隐瞒事故真相、消除原始信息,增加分析事故难度、甚至无法分析出真实原因等情况的单位和责任人从严处罚。
在分析非计划停工典型事故案例,有关单位负责人作事故反思发言的同时,巴陵石化还向各单位推介环己酮事业部环己酮车间创新巡检模式确保设备良好,促进装置实现长周期运行,以及环氧树脂事业部加强管理,减少非计划停工的工作经验,在设备专业管理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