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机节能型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5月10日,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联合承担的“高效节能型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的开发与生产示范”项目中小型试验和中试试验两个课题顺利通过由北京市科委组织的结题验收,标志我国攻克了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关键技术,在氯碱工业核心装备方面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氯碱工业的总耗电量占整个工业用电的5%左右,其电能主要消耗在目前氯碱工业的核心装备——离子膜电解槽上,世界主要氯碱工业国都在积极研究新型离子膜电解槽制备技术——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在该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龙头地位,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唯一能够和国外公司竞争的民族企业。
为解决我国氯碱工业高耗能问题,北京市科委2008年设立了“高效节能型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的开发与生产示范”重大项目。在该项目支持下,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产学研联合,顺利攻克了纳米碳材料负载的金属纳米粒子复合催化剂制备技术,并研制出符合氯碱电解生产用氧阴极电极材料和电极,解决了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产业化装置研制中的核心问题,在国内首次开发出ODC(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法电解制烧碱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国际氯碱工业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可使我国氯碱工业降低电能消耗30%,已申请国家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并建立了200吨/年新型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试验装置,为我国氧阴极离子膜电解槽高端装备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将对我国氯碱工业的节能减排产生巨大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