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近日在全国工业系统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一季度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3.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也上升了0.38%。从行业看,冶金、有色、化工、机械、电子和电力行业能耗增幅超过20%,石油石化、建材、轻工、纺织行业同比增幅超过11%。从主要工业产品看,烧碱、纯碱、电石、炼焦、铜精炼等单位产品能耗环比分别上升12.81%、9.22%、2.67%、2.87%、3.96%。
“重拳”狙击落后产能
李毅中透露,各地将于6月底前把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解到地市县和具体企业,7月底前工信部将在全国公布这些企业的名单。工业节能降耗的重点,将圈定在高耗能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
目前,经国务院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讨论通过,明确了炼铁、炼钢、电解铝、铜冶炼、锌冶炼、铅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玻璃、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皮革、印染、化纤等18个行业以及火电、煤炭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要采取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确保今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在第三季度前全部完成。”李毅中表示,为此我国将严格执行差别电价等政策,限制高耗能企业生产,同时,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将被通报并限期整改,对瞒报谎报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将实行区域限批,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目前工信部已配合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制定细则和目录,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产品出口,降低其出口退税率。
李毅中表示,为严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盲目增长,全国工信系统将立即停止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出台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对新建项目采用更高一级能耗标准和更为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工艺。
启动能效对标
李毅中透露,我国即将印发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四个行业中粗钢、电解铝、合成氨、烧碱、电石、水泥、平板玻璃等14种产品的能效标杆企业指标体系和标杆值。6月底,工信部将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启动重点行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
目前国家已发布实施22项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涉及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5大高耗能行业。另有47项强制性能耗限额国家标准已列入标准制修订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预计年内将再出台数项新标准。 李毅中说,各省区市工信部门将尽快组织对本地区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淘汰情况的专项节能监察,力争6月底前完成,对不达标企业将责令立即停产改造,改造无望或经改造仍不达标的企业要列入淘汰名单。工信部门将把超标企业名单提供给环保、国土、电监、银监等部门实行差别政策。企业仍在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机电设备的,将被要求限期更换。
新闻链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进入5月份以来,全国六大高耗能行业生产同比增长15.8%,增速环比回落2.1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
解振华称,从主要耗能产品产量看,除水泥、乙烯等少数产品产量继续加速增长外,火电、钢铁、有色金属、焦炭、烧碱等大多数产品产量增速回落。从地区看,24个省(区、市)高耗能行业增速环比4月均有回落。但他同时也表示,“十一五”前四年完成进度落后于进度要求,加上一季度能耗强度上升,下半年不仅要完成本来任务,还要弥补前面的差距,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高耗能行业增速虽有回落,但仍在高位增长;此外,一些地区高耗能行业增速继续加快,个别地区增速达30%以上。
解振华同时透露,下一阶段,发改委将加强对重点地区的节能监管。这些重点地区包括完成节能目标困难较大的海南、贵州、宁夏、青海、新疆等5个地区、能源消费总量较大的河北、辽宁、江苏、山东、河南、广东6个省份,以及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四川、广西、山西等地。
关于加强节能监管的手段,解振华表示,近期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高耗能企业电价执行情况、上网电价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于完成目标有困难的地区,要采取高耗能企业停产限产等措施。
他还表示,目前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措施,对能源消费和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地区,合理控制能源供应,改变敞开、无节制供应能源的现状。此外,还将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财政专项资金等对重点省区在节能减排重点工程、淘汰落后产能、节能能力建设等给予重点倾斜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