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发展循环经济 金川等化工企业为主力军
2007年,金昌市空气质量出现历史性拐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总天数的78.9%,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年均值从历史最高值 0.208mg/m3下降到了2007年的0.084mg/m3,首次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全市能源消耗总量为284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为1.79 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6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0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8.81%;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0.54万吨,下降5.38%,化学需氧量削减6.50%,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3年时间,金昌市摘掉了空气污染严重的“黑帽子”。正如金昌市环保局副局长宋晰宇所言,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循环经济模式在金昌市主要企业的积极实践。
以金川公司为例,作为金昌市的绝对经济支柱,金川公司是金昌污染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金川公司的态度决定着金昌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成败。
在企业内部,比如“氯化氢-PVC-固体废物-水泥循环链”:金川集团公司30万吨烧碱项目副产品氯化氢和电石生产商电石产品用于生产PVC;生产工艺中产生的电石废渣连同周边企业的磷石膏、有色金属渣、黄磷渣等固体废物进入金泥集团公司水泥熟料生产线,生产干法水泥;水泥进入矿山填充等等。一个个“ 小”的经济循环圈,把资源利用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减轻了当地的环保压力。
在金昌市东郊,金川公司向东,与金水湖隔湖相望,一个寄予着金昌循环经济发展希望的新区正在崛起,这就是总投资140亿元、占地10平方公里的金昌新材料工业园区。园区内一片繁忙,许多新上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站在新区,宠大的金川公司成了一个浓重的背影——新区内在建的众多项目大都与它有关。金昌公司众多副产品和主产品都将通过这个园区内的众多企业进入新的产业,开始新的循环。
园区内,甘肃瓮福化工公司已初具规模。公司是贵州宏福集团与金化集团、中化化肥公司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在园区内安家落户,就是看中了湖对岸金川公司的硫酸资源。公司总经理于伟介绍,利用集团内的磷资源优势,就金川公司硫酸资源优势,延伸硫化工产业链条。项目建成后年可消化100万吨硫酸,有望建成西北最大的磷化工基地,销售收入将达到50亿元。
新川化工公司是四川新希望集团在金昌组建的一家新公司。公司总经理冯旭东介绍说,公司投资兴建的20万吨PVC工程同金川集团公司年产20万吨烧碱项目和金泥集团年产20万吨电石项目相配套,今后10年内,新希望集团还将在金昌投资30亿元,打造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中国最大PVC基地和硫基复合肥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