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五省市超载联查对氯碱行业的影响
12月1日起,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市自治区联合治理大货车超载超限运输。这是华北五省市首次进行联合整治超载超限,各省市将实现信息共享,相邻省市还将互派联络员。
此次华北五省市对运输超载现象的严查使国内运输市场弱点暴露,对氯碱行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从9月份的反倾销终裁之后,PVC市场价格一直攀升,出现了"淡季不淡"的现象,到11月份,北方的下游加工企业由于成本压力和季节原因纷纷停车,华东、华南的下游需求凸显,吸引了大量"北粉南下",而原有的市场格局建立在超载运输方式之下,此时的超载联查使运输市场成本大幅提升,势必影响原有的市场分布,加大市场的区域性特点。
电石运输紧张
内蒙古和山西都是电石输出的大省,电石资源在前一段时间由于产量有限造成供应紧张的局面略有放缓,但运输限载使电石法PVC生产企业面临新的困境。到目前为止,电石资源已不再严重紧缺,但运输不畅和运输成本的增加,使得电石价格持续上扬。由于华北各厂有一定的电石库存,暂时对供应PVC的正常开车不构成威胁,但此次联查力度较大,对后续的原料供应,各企业都忧心忡忡,且电石价格的上涨压缩了PVC的生产利润。
烧碱运费加大
北京地区反映最大的问题是烧碱的运输,PVC暂时还能维持正常到货。天津地区的PVC货源有北上东北,南下江浙广,其中约有25%的货源是通过船运的方式南下广东,其余均为陆路运输,而陆路运输中汽车运输又占了相当一部分,所以受此次联查的影响较大,首先就是运输成本的增加压缩PVC利润空间。举一个例子,一辆车的核定载量为10吨,通常超载时的装载量为30吨,也就是说如果按合法的装载量运输,同样多的货物现在需要付三倍的运费,这是不容忽视的数字。更严重的是,由于此次打击力度大,物流公司低调行事,不承接数量大的业务,造成北方PVC南下困难。
PVC"北粉南下"受阻
华南市场在此之前已经处于高位盘整一段时间,进口PVC树脂数量十分有限,福建、广东PVC市场价格有回弹迹象。福建地区内来自北方的PVC树脂主要有沧州化工、LG大沽和青铜峡,前两者是通过船运的方式,而后者是通过火车运输,因此不受联查超载的影响,各港口、车站都正常到货。
华东地区市场上北方PVC数量略有减少,温州的下游企业订购的北方货源迟迟不能送到,为保证正常生产,转而购买当地货源。这对当地PVC市场价格是一个有力的支撑,PVC在前一阶段出现的下滑趋势被暂时抵挡。运输不畅造成电石不能正常到货,江浙地区的电石法PVC生产企业暂时还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有企业开始动用储备电石,正常开工能维持多久要看超载联查的下一步工作和各个企业的应对措施。本来已平淡的下游需求,却出现原料偏紧现象。
此次超载联查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主要是产品区域性特点突显,但随着治理超载工作的深入进行,货运行业各个环节暴露出的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氯碱行业也必将形成新的市场平衡,但新的市场平衡还取决于联查的深度,对顽固的超载市场的治理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