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超专题:福建治超两降两升两稳定
从6月20日至12月20日,福建省共出动交通路政、公安交警人员272010人次,检查货运车辆1728372辆次,卸载超限货车26765辆次,卸载货物总重140687.32吨。从这份数据中,我们不难领略到福建省治超工作力度之深、之广、之严。福建治超成绩是如何取得的?车主、司机和运输企业的老总是如何看待治超的?近日,记者对福建省的治超工作做了专访。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可是在成绩面前,福建省交通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任重道远,他们将把治超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切入点,作为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的一个切入点。
受益的何止是他
福建省汽车运输总公司福州快速货运公司司机孙利剑近几个月来心情一直不错。因为,他开的3轴大卡车月月赢利。据说,在全国统一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之前,他的车月月亏损,最高峰时,他的车亏损竟达2.79万元。今年6月份时,他就想不开这该死的车了,后来,听说全国治超开始了,他怀着试试看的念头,继续驾驶他那跑上海专线的货车,不料,这一个月他净赢利7484.91元,从此,他月月有利可图,即使在油价上涨的月份,他也能赢利。他高兴地对伙伴们说,是治超让他赢利了,治超好!
说治超好的何止是他一个人。几乎所有货运企业老总都赞扬治超好,而且希望一抓到底,不要松劲。龙岩市运安车队阮经理掐着指头给记者说着治超后的好处:一是运价上来了,司机们有钱赚了,车队少了许多抱怨;二是没了以前成天的顾虑,老怕车子出事故,怕罚款扣车,怕司机“拼”设备……
漳州市公路路政分局林亚赐局长也语出不凡,治超后,他感到工作“轻松了”。一问才知道,原来在治超前,路政与超限车司机的矛盾很尖锐——一个要限,一个要超,闹得半夜都有人给他打电话,搞得他一听到电话铃声响血压就升高。然而,自从全国统一治超之后,这种情况就没有了,车主、司机都能自觉接受检查,没有争吵,更没有打架,超限的车辆也一天比一天少了。
取得初步成效
前不久,福建省副省长李川在向省人大汇报治超工作时,曾这样概括福建省治超的成效——
全国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进行四个多月来,福建省治超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呈现出了“两降两升两稳”的可喜局面。“两降”就是车辆超限超载比率明显下降,交通事故明显下降。以前公路上的超限车辆平均占行驶货车总数的60%以上,最高时达90%,现在仅为6%左右;全省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经济损失,同比分别下降33.5%和41.4%。“两升”就是交通车流量呈上升趋势,货物运价得到合理回升。到目前,许多市县还出现积极购置新车投入运营的势头;全省平均货物运价稳定在每吨公里0.5元位置上,比治超前上涨幅度达40%左右,一些地方涨幅还高达100%以上。“两稳”指的是全省运输市场秩序稳定,社会稳定。治超至今,全省各地没有出现市场物资运输中断、停滞等异常情况,没有因此引发群体性事件等。
李川副省长的概括是中肯的。几个月来,记者在福建采访治超工作同样获得了鲜明的感受。
一支严明的治超队伍
治超伊始,福建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徐钢就斩钉截铁地宣传: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超限运输”压下去,于是,一支又一支永不卷刃的治超队伍开进了各个超限运输检测点,进入了城郊结合部等重点控制区。
说这是一支又一支永不卷刃的队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坚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艰苦工作,更是因为他们“严”字当头的工作作风。
于是,就有了“天兵天将”的称号:一些超限运输司机经常会利用城郊结合部道路地线交叉特点,试图绕道而行,以达到逃避检测的目的,可是万万没料到,路政人员会突然出现将其查获,司机们无奈地感叹:“这些路政人员真是‘天兵天将’——神了!”
也有了“火眼金晴”的路政员:在高速公路“绿色通道”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自称运输蔬菜瓜果的车辆,但,他们逃不过路政人员的眼晴,一查,伪装立即剥去,露出“超限”真面目。
更有了“廉政窗口”:在福建,交通和公安部门都有由纪检部门牵头成立的治超工作督查组。这些督查组经常深入一线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看档案记录、查现场和开座谈会等办法对治超工作进行督察。所以联合治超以来,福建省没有执法人员受贿事件,也没有类似的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