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回收坚决不排放 齐鲁石化实现检修费用历次最低
“今年检修,这台压缩机再利用的零部件有40多件,各项运行指标完全满足要求。”7月2日,齐鲁石化高压聚乙烯车间副主任冯勇指着一台“心脏设备”对记者说。
这是齐鲁石化装置大检修的一个缩影。齐鲁石化共有112套大小装置,刚刚完成的4年一次的大检修中,33套主要装置同时检修。齐鲁石化通过减少物料排放、修旧利废、增加自检项目等方式,检修费用控制在历次检修最低水平。检修期间,优化开工增效2898万元,通过检修项目外包转自干及修旧利废等,节省检修费用7372万元,累计降本增效1.27亿元。
能回收的坚决不排放
齐鲁石化确定检修零排放目标,要求能回收的物料坚决不排放。检修期间,多回收物料6245吨,累计增效2718万元。
停工前,齐鲁石化对停工检修方案再三优化,大幅增加零排放的具体措施与考核要求。
氯碱厂在停工前投资100多万元,实施氯乙烯与环氧装置的密闭蒸塔改造,保证了退料和蒸塔都在密闭状态下进行,使检修期间物料不排空、不落地。
在瓦斯气柜检修期间,炼油厂员工开动脑筋,在瓦斯管网和气柜压缩机间新接一条临时线,把过去放火炬烧掉的瓦斯全部回收,累计回收物料1300吨。用班组员工的话说,相当于减少了10辆“帕萨特”的损失。
橡胶厂13个车间主任和厂长签下零排放军令状,各车间通过错时停车、优化设备水洗蒸煮过程等措施,减少物料损失657吨。
在大宗物料清扫干净的同时,齐鲁石化员工不辞辛苦多跑路,用接油盆、塑料桶等,把盲点部位的物料也全部回收。
能利旧的坚决不采购
检修期间,炼油厂连续重整车间李传磊忙得团团转。一个多月的时间,经他登记回收并送检的旧阀门有800多只。炼油厂仅阀门修旧利废一项就节约费用300多万元。
塑料厂利旧的电磁阀、齿轮箱等设备多达100多件(套),再加上一些易耗材料,节省维修费用达310万元。
全国劳模、炼油厂连续重整车间党支部书记姜能刚介绍,经过科学论证试验,铂金属催化剂过筛后可重复使用,检修期间,车间历史上第一次回收利用催化剂39.6吨,只补充新催化剂0.4吨;利旧催化剂瓷球11吨,节约施工费及材料费350多万元。
检修期间,齐鲁石化不仅完成了33套装置共15105个检修项目,而且实施了7个重大改造项目和28个重要技改项目,为下一个长周期安全运行奠定了基础。
自己能干的坚决不外委
“能自己干的,就不会分给你们干了。”这句话,供排水厂曹铭青不知说了多少遍。检修期间,几乎天天有施工队找他,有的甚至托关系央求他给分点活。
减少项目外委,员工虽然辛苦点,但减少支出就是创效。
橡胶厂员工总数比前几年减少了,而承担的检修项目却增加了,员工自检项目占总工作量的48%。仅此一项就节省检修费用1210万元。
烯烃厂一些既定大修项目经多次优化后,被改作日常计划维修,削减检修项目计划514个。减少外委项目700个,节省检修费用630万元。
供排水厂255个大修项目,员工自主检修完成166个,其中包括60多个污水池和清水池的清淤工作。原计划400多万元的检修费用,最后只用了四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