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价格调涨 或将加重西南纯碱工厂生产负担
近日,为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13年7月10日起,上调非居民天然气价格。继本次调涨后,全国天然气平均门站价格(天然气门站是长输管线终点配气站,也是城市接收站)由1.69元/立方米提高到1.95元/立方米,涨幅15.38%。
合成氨是生产纯碱的主要原料之一,而西南地区大部分上游纯碱厂家以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合成氨。该地区生产1吨合成氨需要天然气850~900立方米,而生产1吨纯碱(同时副产氯化铵)需要大约330公斤合成氨,耗天然气280-290立方米。以此计算, 天然气价格上涨后,西南地区大部分联碱法厂家双吨生产成本平均将增加75元/吨左右。然而,按照目前氯化铵、纯碱的市场供需情况,此次成本上涨向下游转嫁相对困难。
由于正处于传统淡季,氯化铵下游复合肥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厂家检修、减产操作频繁,开工率逐月下降,据统计,目前国内复合肥生产企业平均开工率已降至40%左右,预计整个第三季度均不会出现好转。然而,氯化铵生产企业减产力度有限,全国联碱工厂平均开工率依然维持在80%左右,氯化铵产量充足,库存居高不下,市场供需矛盾明显,买卖双方多认为后市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纯碱方面,虽然近两个月纯碱价格均有小幅上扬,但下半年纯碱行业将有新增产能释放,下游需求却增加有限,再涨空间不足。据初步统计,今年下半年纯碱行业共有210万吨新产能等待释放,若全部达产,每月将有17.5万吨产量投放市场。与此同时,由于前期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减产的纯碱工厂如青海碱业、山东海化、广东南碱等均有计划提升开工率。反观下游,平板玻璃行业下半年仅有7条玻璃线计划点火,总计日熔量4900吨/天,同样假设全部达产,每月增加纯碱消费量3.3万吨。其他下游行业亦表现平平,需求清淡,无力支撑纯碱市场价格。
综上所述,氯化铵价格将继续下跌,纯碱再涨空间不大,成本的增加显然难以转嫁市场。据了解,四川富源12万吨/年联碱装置将在8月份停产检修1个月,乐山和邦30万吨/年联碱装置将长期停车,90万吨/年的装置正在考虑进一步减产。对本就在盈亏线上下挣扎的纯碱工厂来说,这75元的成本增加已是不堪重负,可以预见,西南当地纯碱工厂将迎来集中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