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 下半年或微增
14日下午,国家能源局发布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显示,1-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49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比去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经济走势的风向标,2013年上半年的用电量数据显示了我国整体经济增长仍乏力。虽然在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整体能耗不会有明显提升,但随着迎峰度夏的到来,居民用电有望拉升用电量增速,后期有望温和回升。
——6月用电量有所回升
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我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
“用电量回落说明经济增长放缓。现阶段工业尤其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在我国用电量中占比较大,经济增速下降时,这些行业下降得更快,导致用电量增速下降。”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
虽然上半年用电量总体回落,但数据显示,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3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有所回升。
6月份用电量同比增长6.3%,基本在预期之内,比5月份有所加快,主要是因为进入6月份度夏迎峰,居民和第三产业增速加快,从而推动了整体用电量增长。但是,重工业增速不高,上半年只有4.8%,主要是钢铁、化工以及制造业的开工率不高,整体景气度不高。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日前指出,上半年我国煤电油运供需形势相对宽松,但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在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需求增速将有所回升,大部分地区供需基本平衡,个别地区高峰时段平衡偏紧,西南水电消纳压力较大。
——重工业用电增速继续放缓
分产业看,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用电量46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8%;第二产业用电量18419亿千瓦时,增长4.9%;第三产业用电量2925亿千瓦时,增长9.3%;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156亿千瓦时,增长3.9%。
近年来,受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节能减排政策影响,我国用电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用电尤其是重工业用电增速放缓,而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用电占比不断提升。
资料显示,当前中国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70%,而发达国家一般在40%左右。这其中钢铁、水泥、石化等高耗能产业的能源消费又占到工业能耗的一半左右,用电量的波动跟这些行业的生产形势有很大关系。
中电联副秘书长欧阳昌裕表示,重工业的用电量增速低一些,这也符合经济转型要求。今年重点产业,尤其是高耗电产业的用电量一直平稳或缓慢地往下走,目前还没有往上走的趋势。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没有明显回升的迹象,对三季度用电量回升的影响并不大,但由于气候影响的原因,三季度的用电量可能有大幅度回升。
——下半年或将保持微增态势
除此之外,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中国电力消费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有所提高。
1-6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173小时,同比减少64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1532小时,增加76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412小时,减少83小时。
林伯强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污染,在近年来愈演愈烈,雾霾围城,垃圾围城的现象屡屡发生,科技进步、大的投资力度和经济改革才应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
展望下半年,根据中电联发布的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报告预测,后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有望温和回升。初步判断用电增速也将有所回升,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28至5.3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至8.5%。
6月上旬钢铁和化工已经有复苏的迹象,预计下半年将保持微弱的增长态势,还要看今年重工业的“金九银十”情况,预计下半年增速在7%之内(只有超过10%才能表明重工业出现明显复苏)。而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将快速增长,特别是6-9月份的高温天气,将迎来用电高峰,因此这一块用电比例将继续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