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政府组织专题研究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
近日,江苏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立足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大局,积极研究帮助解决有关事项,形成推动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合力。副省长史和平,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市领导姚晓东、曲福田、王正喜、唐道伦等出席会议。
淮安岩盐资源丰富,发展盐化新材料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对于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淮安加快科学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省委23号文件明确提出“将淮安盐化新材料打造成千亿级主导产业,将盐化工园区建设成为产业配套的盐化新材料集聚区”的要求,该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省有关部门主动帮助协调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就进一步加快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李云峰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支持淮安培育主导产业。把盐化新材料产业打造成淮安首个千亿元级产业,符合淮安实际,最具现实条件。要从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支持淮安培育主导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快转型升级,更好发挥比较优势,支撑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二是加大重点项目引进力度。要坚持“高端、绿色、循环、集约”导向,深入研究国内外先进园区的成功经验,提高规划、建设、发展的起点,加强专业化、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高端项目,建设一些研发基地,实现特色产业集聚。三是切实贯彻环保优先方针。要加大环保投入,严把准入门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四是研究帮助解决有关事项。对淮安提出的相关事项,在政策和条件允许范围内的要抓紧落实,暂不具备条件的要积极争取、创造条件。淮安要与省有关部门积极加强对接,确保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进一步拓宽思路,贯彻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快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
史和平对加快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作出部署。他指出,盐化新材料园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高起点规划,努力生产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要在现有支持政策基础上加强整合,拿出更加具体的个性化政策,为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淮安要加强市场化运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运用各方力量推动西南化工区搬迁、园区建设等工作。
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实现淮安新起点上新跨越,离不开优势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我们已将盐化新材料产业列入全市“4+2”优势特色产业体系予以重点打造,下一步,将按照“高端、绿色、循环、集约”的产业发展导向,以盐碱产品为基础,拓展延伸盐化新材料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化工和以“新材料与生物技术”为主的高端化工,努力把盐化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第一个千亿级产业;按照建设“高端产业、人才集聚、科技研发”三大高地的目标,加大盐化工园区开发建设力度,力争用3到5年时间将盐化工园区建成千亿级江苏省盐化新材料高新技术开发区,并最终发展成为国家级盐化新材料高新技术开发区。
会上,江苏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在相关具体问题上给予更大力度地支持和倾斜,全力推动淮安加快盐化新材料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