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新年伊始 东明石化敲定未来5年发展目标

2009-1-12 在线收藏

    一串闪光的数字,记录着坐落于黄河岸边的东明石化集团近几年快速稳健发展的足迹:
    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利税1.4亿元。
    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72.6亿元,利税5亿元。凭此佳绩,东明石化捧回“中国企业500强”桂冠!
    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6亿元,利税8.8亿元,连续6年刷新菏泽企业发展速度纪录。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昭示人们,山东东明石化成为一颗冉冉升起于鲁西南大地上的企业之星。
    始建于1987年的东明石化,伴随中原油田东明油区开发这个千载难逢机遇而发展,支撑着东明经济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内部机制不灵活诸多原因,2001年陷入前所未有的险境。
    那年10月,时任东明石化财务副总的李湘平,临危受命出任董事长。对内,大刀阔斧改革企业干部人事、劳动分配、投资体制,开凿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之源;对外,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前来研讨把脉,带领骨干人员走出去考察调研,共同确定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战略。
    经过专家的严密论证和深入考察,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李湘平果断拍板:东明石化发展战略是:做大“ 油头”,发展化工,实现“油头化尾”、“油化并举”。根据这个发展战略制定的《东明石化中近期发展规划》一经职代会通过,李湘平旋即率领干部职工,掀起了一波波大发展高潮。
    2002年,投资2.8亿元,相继建设了1.6万千瓦热电机组、7万立方油品储运罐区、10万吨/年气体分离、30万吨/年重油裂解等七大项目。
    2003年,东明石化又先后建成3万吨/年聚丙烯、6万吨/年产品精制、1.2万千瓦热电机组等9大项目。
    2004年,又投资6亿多元,建设了150万吨/年常减压、60万吨/年重油裂解、15万吨/年气体分离等8大项目。
    至此,东明石化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了每年300万吨,与 2001 年李湘平上任当年的100万吨规模相比增加了两倍,达到了全国中型炼油企业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地炼”企业中已稳占制高点。
    2005年,东明石化又与青岛捷能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5亿多元,建设了100万吨/年延迟焦化项目。该项目2006年建成投产后,东明石化达到了年加工原油 300万吨、综合加工能力600万吨的规模。 
    2006年,东明石化投资6亿多元,建成了2万立方气柜项目,开建了1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标志着东明石化由油气化工向氯碱化工的拓展。
    与此同时,为了打破原料油和产品的运输瓶颈,东明石化于2002年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年装卸能力6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接着又投资2亿多元,先后建设专用线二期工程,铺设从铁路专用线到厂区的10公里输油管线、租用岚山港和黄岛港的原料油中转油库与码头。至2007年,东明石化铁路年运输能力已达300万吨,并拥有了自己的三个专列、165节油罐车。
    “油头”,“化尾”日益粗壮。气体分离和聚丙烯产能,几年来分别从1万吨和5000吨扩大为25万吨和10万吨。近几年原料油和成品油的价格倒挂,不少炼化企业亏损、关门,而东明石化效益却连年攀升,原因就是用“油头”生产出来的柴油和液化气为原料,经加工再生产,使“化尾”附加值大增。“头”大“尾”壮,推动着东明石化的经济效益一年一个大台阶,从2001年到2006年,企业销售收入增加近 10倍,利税总额增加25倍。2007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之前,已先后入围“山东省企业 100强”、“中国化工企业1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大企业竞争力500强”。
    东明石化近几年的“原子裂变”式的大发展,春雨生笋般地往外“长”项目。的确,东明石化的这一空前壮观的发展图景,让人们见识了李湘平把握市场的大视野、大远见,制定和实施发展决策的大胆略、大手笔。
    不可忽略的是,东明石化这几年的快速膨胀,并非单纯的急功近利式的发展。“做大油头”所采用的原料,是国际石化市场上提取轻质油以后所剩的作为燃料用的渣油。自从 2000年李湘平参与科学决策,首开燃料油裂解炼化的先河后,加工燃料油就是东明石化的一大法宝。从燃料油生产出汽油、柴油、液化气,再经加氢、芳构化、气体分离等一道道工序,最后生产出高档汽油、柴油、丙烯、MTBE等化工产品,最后所剩的再生成重交沥清、石油焦、民用液化气等,达到“吸干、榨尽”,废物变宝的目的。
    现在,李湘平又敲定了企业今后5年的发展目标:“油化并举,油气互补,努力发展石油化工、氯碱化工和精细化工”,立足炼油平台,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化工转型,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投资80亿元、销售收入500亿元、利税50亿元的“855”目标;立足“中国企业500强”,力争3-5年内排名前移 200位。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