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三友集团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打开绿色崛起通道

2014-3-10 在线收藏

也许对企业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似乎天经地义。然而,在三友,新上项目对环境影响如何、生产用水怎样解决、副产品和废弃物有没有可持续利用的出路等,都是排在利润之前、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国有企业要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有所作为,这既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觉悟与境界。”“做有责任的企业公民。发展不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做文明三友、绿色三友、富裕三友。”十年前,三友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研讨会三友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么志义一番讲话一锤定音。

三友集团的“两碱一化”即纯碱、氯碱、化纤模式,在国内企业中首创。追溯起这种产业模式的建立,不由得对么志义超前的循环经济理念心生赞叹。当时,国内众多化工企业刮起“甲醇热”,三友集团却没有盲目跟风,果断选择了“弃甲醇,上氯碱”,因为甲醇项目虽然带来的利润空间更大,却不在纯碱这条产业链上,而氯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钠、液碱、废电石渣浆等,正是纯碱、化纤生产所需的原料。

随着集团规模扩大,以氯碱公司为“中轴”,其生产的副产品氯化氢、氯乙烯单体相继被用于有机硅、特种树脂项目建设。由此,一个涵盖了三友集团主辅业30多个大小单位的产业链关系,以及集团所有装置产生的液体和固体废物怎样被有效利用的过程,被清晰地勾勒出来。集团内部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是三友集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通过发展循环经济,2013年,三友集团节水1520万立方米,节约碱石60万吨、原盐47万吨,节约焦炭4.3万吨、折标煤3.5万吨,年创效4.58亿元以上。

“资源驱动,构建‘两碱一化’循环经济模式,三友完成了第一次产业创新,并彻底打开了绿色崛起的发展通道。”么志义娓娓道来,资本驱动,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优势规模,三友完成了第二次产业创新。进军有机硅新材料领域,建设远达化纤创五项世界之最(设备最先进、单线产能最大、差别化率最高、产品质量最优、综合能耗最低),青海布局新建纯碱装置,及建设PVC特种树脂项目等。

“创新驱动,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现代产业体系,三友集团正在实施第三次产业创新。”通过加快有机硅二期扩建、化纤20万吨差别化、热电上大压小等项目,全面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素质与效率;通过发展物流公司、香港国际贸易公司、投资公司等,着力加快结构转型、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通过加大创新投入、研发力度,实施130项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工程,提升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有力实现科技领先、护航集团质量效益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转型升级,让三友实实在在尝到了科学发展的甜头,明确了产业方向,蓄积了发展实力。集团依托比较优势,一鼓作气实施大投资、培植大产业、主攻大项目,拉伸产业链条,把纯碱做到了全国第一,把化纤打造成了世界翘楚,企业资产、销售收入、利润等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三友集团由无机化工向有机化工、由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精细纺织材料等大跨度成功延伸,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三友的每个投资项目,都要经过精心调研、考察、论证和筛选。“发展绝不是盲目铺摊子,项目没有竞争力,不如不上。”“高峰抓积累,低谷抓调整。在宏观经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推进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可以较好地利用低成本机遇,积聚优势和力量,为下一轮发展奠定牢固基础。”么志义秉持“有中生新”抓升级、“无中生有”促转型,善于统筹资源与项目、环境与效益、人才与发展等各种因素,理性把握项目投资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沿着循环经济链条的延伸和优化,采取逆向思维、问题思维,使三友集团做到了发展不停步。

    2013年,三友集团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分别跨上220亿元、160亿元台阶,全部实现五年翻一番,相当于五年再造了一个三友。资产总额增幅连续3年超过15%,资产证券化率达到88%。目前的三友集团已成为资产优良、结构优化,在行业内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竞争实力都跃上了新台阶。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