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经济转型年”期间大力发展PVC等非煤产业
去年,石嘴山市致力于经济转型,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在这一政策机遇的带动下,全市上下坚持争取政策促转型、依托项目促转型、调整结构促转型,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今年,石嘴山市委、市政府把2009年确定为“经济转型年”,要加大力度,全面推进经济、文化、生态、社会转型,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树立典范。
目前,石嘴山市三大产业比例为5.8:72.4:21.8,三产太轻。在工业结构中,重工与轻工的比重为93.4:6.6,重工太重,轻工太轻,上游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受制于下游企业。在重工业中,煤炭开采及洗煤占38%,铁合金等高耗能产业占31%,电力占13%,依赖资源的工业偏重,高耗能企业偏重,机械装备、新材料仅占6.8%和6.9%。针对这一现状,2009年,石嘴山市将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转型。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抓紧争取和实施一批技改扩建、循环经济项目,优先发展新材料、先进机械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支持多晶硅、L—乳酸、高性能镁合金、PVC等非煤产业发展,逐步替代煤炭资源型产业。重点培育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氯碱、煤基化工等为主的接续产业,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特色旅游、房地产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着力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切实改变资源依赖型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主要靠发展,关键靠改革。今年,石嘴山市要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即积极探索建立石嘴山市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从源头上解决好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的矛盾;探索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集中项目和资金,逐步解决产业转型和企业办社会遗留问题;建立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调整太西煤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标准,促进资源合理开发。
石嘴山市委书记李文章在市委八届六次全委会上指出:“思想观念不转变,经济转型就难以实现。”他要求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全局意识,实现由经济转型向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全面转型转变;增强创新意识,实现由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向勇于改革、争先进位转变;增强忧患意识,实现由小成即满、小富即安向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实现由依赖消耗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增长向依靠科技、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转变;增强开放意识,实现由自力更生向自力更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方向转变,不断以思想解放成果拓展经济转型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