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齐鲁石化氯碱厂一季度自干项目创效225万元

2014-4-18 在线收藏
    4月9日,齐鲁石化氯碱厂3月份机动管理通报出炉,其中一组数字引人注目:全厂一季度自干项目创效225.88万元。这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仅凭职工一双手就能创造百万财富?!大家在啧啧称奇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思和追问。
    今年以来,齐鲁石化氯碱厂针对严峻形势,把强化项目自干作为扭亏脱困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严格考核兑现,全厂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纷纷抢工程、争项目,用勤劳双手为企业节约大笔资金。在这一过程中,“氯碱三宗最”更是广大职工热议的焦点。
    最不服输的“老骨头”
    “刘师傅,换换人吧。”钳工二班班长王志海对正在拆卸电解槽连接铜排螺栓的刘长德师傅喊道。今年已经59岁,即将退休的刘师傅扬扬头:“没事,再干会儿。”尽管才是初春3月,但刘师傅的脸上早已是大汗淋漓。他抬起胳膊擦了擦汗,又弓下腰继续很有规律地拆起螺栓来。
    在齐鲁石化氯碱厂,像刘长德师傅这样的“老骨头”不在少数。作为氯碱厂自干项目的绝对主力,机修车间职工平均年龄49岁,50岁以上的老职工达62人,占到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虽然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但在危险性极高的化工企业来说,年龄偏大就是“硬伤”。面对繁重的施工项目,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敢打敢拼、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人刮目相看。
    3月下旬,由钳工一班、二班16名“老骨头”组成的突击队,承担起了氯碱厂1号离子膜烧碱装置10台电解槽的拆除任务。这种老式电解槽管线错综复杂,现场空间十分狭小,“一天下来是腰也疼、腿也疼。”但是在施工现场,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他们仅用7天时间就出色地完成任务,比计划进度提前10天,节约外委资金35万元。
    最强战力的“混成旅”
    根据每次施工任务特点,打破班组框架,配备最强“混成旅”是齐鲁石化氯碱厂的一大特色。在生产装置的日常维护中,一线维修班组既有钳工,也有焊工、管工等多个工种,常见问题一个班组就能搞定。遇到较大的施工项目,他们会根据需要从别的班组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临时的突击队,增强班组战斗力。
    3月初,氯碱厂实施优化后的停运装置保护方案,大批停用换热器需切断循环水,倒空置换干净后充氮气保护。这一施工任务可是该厂机修车间很少涉及的“大活儿”,以往都是交给专业的检修公司来完成。他们经过认真分析和科学调度,决定组建两支加强“混成旅”来啃下这块硬骨头。
    氯碱厂1号氯乙烯装置共有25台大型换热器需要清理,拆封头、吹扫、加盲板、回装,任务着实不轻。他们以检修二班为主,从检修一班抽调6名职工协助工作,配齐了包括起重工在内的所有工种。施工初期没有工业风,风动扳手用不上,他们就完全采用人工拆卸。换热器封头连接螺栓的螺母由于常年遭受腐蚀,标准扳头排不上用场,他们又发挥才智专长,自己动手制作异型扳头工具,保证了检修如期完成。
    最解人意的“及时雨”
    “张师傅吗,我车间正在回装安全阀,急需10个石棉垫片,麻烦您抓紧制作送来。”放下电话,修阀班班长张辛店立即来到加工厂房,一顿饭功夫,十个非标尺寸的垫片就做好了,解决了生产车间的燃眉之急。
    众所周知,石棉垫片是消耗量非常大一种备品备件,以往都是外购,厂里仅有的一台老旧机床也只能加工直径200mm以上规格的垫片。“能不能研制一套快速加工小直径石棉垫片的切割工具呢?”围绕着自己班组操作间的一台小立钻,张辛店心里犯着嘀咕。他从厂房找来废弃的旧车刀,经过刃磨、改装,历经多次摸索,反复尝试,终于制作出目前能够加工各种规格石棉垫片的“双刃切割刀具”。现在,氯碱厂的石棉垫片已经不需要外购,而且随时需要、随时制作,如“及时雨”一般快捷高效。
    通过氯碱厂职工的不断开发,目前不仅是石棉垫片,盲板、法兰等小零件他们也能自己加工完成。生产车间的设备员需要制作什么零件,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制作,几个小时就能解决难题。大家都说,通过自己的劳动,不光是为企业省了钱,更多时候是帮了大忙、救了大急。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