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巨化集团在整合创新中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小企业有“小”之难,大企业则有“大”带来的“短板”,这离不开整合。日前记者采访时发现,浙江巨化“做强补短”再发力——
联合实验室“催化”项目
“一年来,我们完成了10多个项目的小试,其中4个已经产业化。”4月21日,巨化技术中心副主任周强博士相告。
在技术中心实验工厂,氯碱新材料、精细化工、氟聚合物等3个事业部的联合中试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周强说,自巨化开展科研资源融合,建立内部技术创新联盟,力推产研联动以来,科研项目的研发速度和产业化进程得到催化。
巨化有事业部、中心及各分子公司40余家,员工近1.5万人;成立于1980年的巨化技术中心是集团核心研发机构,240名员工中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下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精细化工等多个研究所,以及功能氟材料厂、实验工厂等。
2012年以前,技术中心与巨化各二级单位科研资源分散、科研信息割裂,制约着科研成果加速转化。巨化在“十二五”科创战略思想中把“支撑产业、引领未来、开放融合、整合协同”列为重要内容,并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产研联动开发为平台,推行科研资源融合、信息共享,力促巨化科创体系和内部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和完善。
“中心已经和石化材料、氟制冷剂、氟聚合物、精细化工、氯碱新材料等事业部成立了6个联合实验室,相关课题平行推进。以技术中心为主体,由中心的博士、硕士等高层次研发人员与事业部的技术骨干、操作人员一起,共同组成研发团队,重点开展技术攻关和新产品新项目的小试研发。”周强相告。
各事业部及所属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是产业化能力强;技术中心技术人员多,但是产业化能力不及一线。联合实验室通过双方共同选定研发课题,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化了市场导向,成为产研一体化的有效平台。
联合研发,不仅有利于科研人员拓宽科研思路,提高研发效率和研发成果的实用性,而且由于事业部及所属单位一线人员全程参与试验,加强了技术接受方对技术的理解,在日后的放大生产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也能尽快解决,有利于创新成果的转化。
联合实验室运作模式推行以来,新项目的研发效率提速一倍多,有的项目所用时间更短。2013年,氟聚合物事业部的一个新项目,在一年内就完成了小试验证和中试放大,实现了当年设计、转化生产。今年,氟制冷剂事业部的又一项目紧接实验室研究结果,预计年内会联合完成小试、中试和产业化转化。
“电商助市”降成本
“家大业大”,巨化却把非生产性物资采购搬到了网上,日前,该公司首次实现网上竞价采购——27台台式电脑、12台打印机通过由巨化自主开发及运营管理的电商平台网站“化工云商网”竞价采购后,比平均市场报价下浮12%。
近年来,巨化以数据资源化为核心,在采购招标、配载交易、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领域积极探索“智慧”运作模式。今年,巨化信息公司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传统企业转型,通过平台化战略来推进巨化的资源整合创新,“化工云商网”应运而生。
“网上竞价采购只是‘电商换市’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环节之一,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合同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四流合一,有效提高巨化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能力。”巨化信息公司“电商换市”项目负责人介绍,像办公用品和劳保用品等非生产性物资通用性强,非常适合网上竞价采购。“通过把各单位的采购商务活动从原有零散的供应商选择与价格谈判转变为集团管控下的统一、透明的合格供应商准入、阳光竞价、合同订单管理和结果评估,既能提高协同效率,充分发挥集团谈判优势,又能实现成本较低的比质比价阳光采购。”
这一说法得到了供应商的印证。“只要在地址栏内输入网址,免费注册成为会员,就能参与竞价,非常方便。”一位来自杭州的供应商如是说。首次报名参加网上竞价的17家供应商中有12家来自异地。他们对巨化非生产性物资采取的网上“阳光”竞价采购模式,一片点赞。
有关负责人坦言,由于巨化生产装置多、使用物质较复杂,在网上采购的实际操作上不会简单地“一刀切”。“像对不适合‘供应商准入、网上竞价方式’采购的资源性物资、催化剂以及基建、设备等物资,巨化电商平台则重点加强了对其业务的智能化支撑。电商平台开发了采购、销售、物流、金融四大模块,是基于集团供应链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协同。利用信息技术集成了采购订单录入、合同文本上传等功能,相关单位只需一次录入数据,流程环环相扣,可自动完成与ERP数据对接,与物流、资金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
“电商换市”除了降本,还要助推“智慧巨化”建设。据悉,“化工云商网”正在开展试点推进、商家注册、交易撮合等工作。该公司将通过该电商平台实现采购、销售、物流等全供应链的信息化服务;以实现对仓储、采购、销售、物流、金融等的全流程电子化运营,积极推广“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平台战略模式。
整合创新要靠团队与坚持
“无论是‘化工云商网’助推‘电商换市’,还是科研资源融合加快产业‘孵化’,都是巨化加快整合创新步伐的积极尝试。”巨化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认为,整合创新不同于单纯的管理创新或者技术创新,必须以战略为导向,以市场、客户需求为推动力,以追求价值和效益为最终落脚点;整合创新在于将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能力整合起来,实现持续融合、契合和提升。“这需要团队协作,形成开放、交互的创新系统,持续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显然更需要持之以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