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9 | 在线收藏 |
---|
跻身全球十佳化工企业行列的LG化学,可谓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先头部队,这家1995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在中国的知名度正逐渐提升。记者近日采访了LG化学株式会社社长朴镇洙,了解了LG化学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朴镇洙说,LG化学以致力于中韩两国石油化学产业共同发展为目标,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共成立LG渤海(VCM)、LG大沽(PVC)、LG甬兴(ABS)等9个生产公司及1个销售公司(包括香港、台湾)。为了持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LG化学于2005年设立LG化学中国总部“乐金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中国当地企业而非外资企业的身份提高自身实力,并加快进行人才和事业的本土化的进程。
说到LG化学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朴镇洙表示,该公司更乐于为中国石化产业发展做贡献。他说,石油化学在中国是重要的支柱产业,LG化学自进驻中国以来,促进主力产品PVC及ABS的本地生产,并依靠韩国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使工厂开工第一年就实现盈利。
LG化学从进入中国的初期开始,就致力于稳定事业基础,强化竞争力。中国生产公司的销售额也从2001年的2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20亿美元以上,取得了10倍以上飞跃。LG大沽PVC生产公司和LG甬兴ABS生产公司于2003年、2004年连续成为中国百强企业,真正被认可为中国企业。
朴镇洙特别谈到LG化学实行彻底依靠中国本地人员运营的本土化战略。如,目前中国地区员工共计4400名,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60%,其中97%都是中国本地人员。而同期韩国派遣人员减少了约24%。尤其是公司骨干管理层的本地人员比例也不断增加,2005年为30%,2006年为50%,今年的比例将会增加到80%。LG化学通过中国地区的人才经营,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
同时,LG化学本着从中国取得的利益回馈社会的理念,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
LG化学中国总部自1996年开始,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中心开展优秀人才奖学金活动。天津LG大沽工厂也积极设立奖学金,将中国事业成果回馈中国社会。
产品实现高附加值
“高附加值战略是LG化学在中国的重要目标,特别在聚丙烯、聚乙烯领域更是这样。”朴镇洙说,聚乙烯(PE)和聚丙烯是具有代表性的合成树脂,由于PE业务未成立中国工厂,LG化学通过对华出口缺口较大的高附加值专用产品,与中国石油化学产业结构形成互补关系。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经济低迷,新扩建的中东项目瞄准中国市场,在此形势下,朴镇洙说,LG化学聚乙烯、聚丙烯业务的中国战略是:避免与批量低价中东产品进行价格竞争,出口对中国国内的产业损害最小的高附加值专用产品。为避免与中东低成本优势产品的竞争,LG化学很早就调整了大宗聚乙烯、聚丙烯为主的产品结构,大力开发专用料,在中国地区主供市场短缺或互补型的产品。
在聚乙烯领域,LG化学正致力于传播以PE-Xa、PE-RT等原料为基础,施工简易、热效率突出的地板采暖文化,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节能政策;另外,还以自主开发的茂金属催化剂技术为基础,生产m-PE,Elastomer等特殊专用原料销往中国市场。在聚丙烯领域,LG化学在中国以电子电器等高附加值市场为主要目标,将低价的薄膜级、注塑料等通用料的出口基本转移到非洲、中南美洲等中国以外的市场。
谈起LG中国下一步的计划时,朴镇洙表示,今年为加速本土化战略,LH化学将促进设立新的生产公司,努力提。高现场应对能力,加强技术服务,并将进一步加强市场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