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增加产量 平抑油价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6日在伊朗伊斯法罕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决定,立即将该组织的原油日产限额提高50万桶,升至2750万桶,这是欧佩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第四次提高日产限额。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针对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近期明显攀升,欧佩克作出增产决定主要是为了避免油价进一步走高,以增加石油产量、控制石油价格的方式来保持与日俱增的石油需求,最终维护产油国的利益。
国际能源机构在本月调高了对今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的预测,认为将比去年增高181万桶。美国能源情报署近日也推测,今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将达到8470万桶,而目前的全球原油日产量只有大约8350万桶。受到国际能源机构调高对原油需求量预测以及市场担心原油供应前景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进入3月份后明显攀升。在3月以来的12个交易日里,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价格有10个交易日出现上涨。就在16日欧佩克决定提高该组织原油日产限额的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达到每桶56.60美元,尽管收盘时回落到56.46美元,仍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41美元,创下1983年该期货开始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纪录。同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4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盘中一度冲高至每桶54.95美元,收盘时为每桶54.80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95美分,为1988年该期货开始交易以来最高收盘价。
对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进一步攀升,参加伊斯法罕会议的欧佩克各国石油或能源部长们似乎已经有所估计。部长级会议发表的一份声明说,会议已向欧佩克主席授权,原油价格若在本次增产后仍然居高不下或继续攀升,经与各成员国协商后,可在6月7日举行下一次部长级会议前将欧佩克的原油日产限额再提高50万桶。欧佩克轮值主席、科威特能源大臣法赫德表示,欧佩克将竭尽所能来恢复石油市场的稳定。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也在会后表示,希望原油市场能从伊斯法罕部长级会议上“获得积极信号”,早日改变油价过高的局面。
对于提高日产限额究竟是否有助于稳定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欧佩克各成员国在伊斯法罕会议前并没有统一的意见。
阿尔及利亚能源与矿产部长沙基卜·克利勒15日表示,即使增加原油生产量也不可能稳定油价,因为油价下降的唯一途径只能是放慢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利比亚的代表则提出,欧佩克现在就增加石油产量无异于自缚手脚,因为欧佩克剩余的石油生产能力不是没有穷尽的,假如世界原油价格在增加日产限额后进一步升高,各成员国便会手足无措。伊朗、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代表也认为,欧佩克应当保持日产2700万桶的限额。
不过,欧佩克的第一大产油国沙特却希望部长级会议作出提高原油日产限额的决定,欧佩克成员国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也在近日呼吁该组织采取措施限制油价上涨。沙特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纳伊米15日表示,今年世界原油需求量将继续增长,增加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产量是必然的事情。他说,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高涨是不正常的,沙特希望油价能由当前每桶55美元回落到每桶40至50美元左右,以消除油价过高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尽管伊斯法罕会议上有意见分歧,但在沙特提出该国有可能单独增加原油产量的情况下,各成员国最终还是就提高石油日产限额达成了一致。
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在最近一年半内已经上涨了一倍,尽管去年11月以来油价有所滑落,但维持高位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不久前已将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下调至2.9%,比原先的预期降低了0.4个百分点。目前市场人士的普遍看法是,尽管欧佩克在伊斯法罕会议上决定立即提高原油日产限额,但该组织不包括伊拉克在内的成员国目前每天实际已超产70万桶,而有报道说现在欧佩克成员国除了沙特和阿联酋之外已无力扩大产量,因此欧佩克的增产决定并不意味着市场供应会因此增加。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世界油价再次升高在很大程度上是供给以外的因素在市场上起作用,主要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影响还没有在原油市场上体现出来,再加上对冲基金投资人利用人们对油价上涨的担心纷纷入市囤积原油期货,造成原油期货价格在翻云覆雨式的“操盘”下持续走高。此外,由于国际原油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元自今年年初以来的疲软状态也是造成市场油价飙升的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对原油价格影响的逐渐显露,以及第二季度将出现季节性的原油需求量下降,国际油价不大可能长期维持高位。很多人希望占全球供油比重40%的欧佩克此时作出的提高原油日产限额的决定,将会多多少少起到一些稳定人心的作用,有助于使国际油价早日回落到合理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