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日起开展危化品安全督查加强危化品的安全管理
4月6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自本月20日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将组织开展一次全国范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督查。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3·29液氯泄漏事故非常重视,并已做出批示。针对天气转暖之后,危化品事故多发的特点,国家安监总局将在本月20日后,专门组织全国危化品安全监管的督查。主要内容是,组织有关专家和安全管理人员到危化品生产、经营的重点企业和地区,督查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资质和证照,比如危化品的生产许可证,危化品的准购、准运制度以及相关运输的资质制度等。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等官员在会上通报,今年一季度全国发生各类伤亡事故206970起,死亡3059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9%和4.3%。其中,危险化学品死亡事故23起,死亡53人,同比减少19起,少死亡6人,分别下降45.2%和10.2%。
会上,针对山西实行严格的安全许可证制度,使4000多家煤矿只剩700多家在生产的状况受到关注。有记者提问这是否会影响到国家经济。李毅中回答,发放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是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安全生产许可条例》进行的,它的目的是促进煤矿提升安全可靠度。当然,被证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只能关闭或者停产整顿,这类煤矿大多数是小煤矿。所以,关闭一些不安全的小煤矿,从总量上对煤炭的产量是有影响,但是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产量和安全出现了矛盾,当然是安全第一。为了解决好这个矛盾,国家已把安全许可证申报的日期从1月13日向后延长了半年,给一些煤矿以改进安全工作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