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乙烷如何成功出口抵达中国
对国内炼化企业而言,将美国的乙烷运至中国进行裂解来生产乙烯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但远隔重洋,美国乙烷是否可以成功抵达中国,成为乙烷制乙烯项目能否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其中物流配套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美国的出口设施能力、国际船运情况等,都是意欲上马乙烷制乙烯项目的中国企业所需要考量的因素。未来,中国企业将与能为客户提供从乙烷资源到物流配套服务完整供应链条的公司进行深度对接,以确保乙烷资源的真正落地。 美国是目前乙烷的最大也是唯一的出口国,为了满足逐渐增多的出口贸易,Sunoco Logistics 和Enterprise Products分别在马库斯胡克和休斯敦的摩根角建立了乙烷出口终端设施(包括液化装置和储罐)。
宾夕法尼亚州的马库斯胡克终端位于美国东海岸。乙烷通过管道从气田输送过来,运往欧洲。该终端运输能力较小,,约140万吨/年的乙烷出口能力。
休斯敦的摩根角终端设施和北美众多乙烯工厂距离较近。该终端有2个船舶位,可以容纳VLEC船只停靠和装卸,约410万吨/年的乙烷出口能力。
摩根角和马库斯胡克口两个港口的出口设施能力合计550万吨/年。而从公开市场获取的合约信息来看,已经有500万吨的乙烷出口容量被利用。2018年后美国乙烷出口能力非常紧张,仅剩50万吨余量,这对于下游新增的乙烷买家无疑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因此,对于非美地区的乙烷买家而言,关键是锁定乙烷出口终端设施,包含乙烷液化装置、储罐以及泊位,必须有管道连接乙烷资源,与其液化和出口能力相匹配。
过去,液态乙烷的运输常使用半冷半压式乙烯/乙烷气体(LEG)船进行运输。目前大多数的LEG船仅能装运2万~3万立方米乙烷。随着美国乙烷产量和跨大洲需求的攀升,加上跨洋贸易商对船舶海上运输效率与运营经济性的追求,乙烷船正在逐渐向大型化发展。LEG船越来越难以满足液态乙烷的海上运输要求,而此时8万方级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的出现满足了乙烷的全球化贸易的需求,将成为全球物流链中的重要资源。
近期,不乏大批中国乙烷买家组团赴美直接与管道公司进行乙烷资源采购谈判,但与中国买家强烈的购买欲望形成鲜明的对比,美国的乙烷资源方更多是采取怀疑的态度,并无太多热情进行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抑或对中国买家提出非常严苛的条件,这些条件不是大幅增加了资金成本,就是新增太多中间环节挤压了利润空间。
从美国将乙烷运到中国制乙烯的商业化过程需要经历乙烷分离、管输、液化、出口存储、装载、跨洋运输、卸货、下游存储、乙烯生产等诸多环节,很少有哪个买家能够覆盖到各个环节,而且确保不出纰漏。
所以,对于中国乙烷买家而言,正确的运作方式或许应该是对口一家这样的公司:怀揣乙烷液化及出口设施,向上能连接足够稳定的乙烷资源,中间环节提供定制化的乙烷运输,向下参与中国进口设施的投资建设。即能为客户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应该充分涵盖从乙烷资源到物流配套服务的完整的供应链条。这样,下游买家无需面对和解决供应链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专业问题,也无需经历漫长的谈判过程,就可将各类资源整合并保证无缝对接。对于下游客户而言,关键在于能够尽快锁定合约、缩短时间,这才能快人一步,保证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