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我国废塑料行业应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

2017-9-20 在线收藏

    废塑料行业是政策导向型行业,逐步禁止废塑料进口政策的出台,将对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行业应该正确立足实际、正视现状,转型升级、谋求提高,实现企业平稳过渡发展,从而推动废塑料资源再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促进国内“两网衔接”,构建废塑料回收网络体系

  随着进口废塑料的逐步禁止,废塑料再生回收产业应将目光转向国内废塑料资源。“两网衔接”即将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这两个体系衔接到一起,从源头投放、收运系统、处置末端三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发挥两网各自的优势。对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和资源化,把废塑料等可回收物从垃圾中分离出来,纳入资源回收轨道,成为循环利用的再生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填埋量和焚烧量,实现垃圾经济高效处理。在当前的情况下,“两网衔接”是完善前端废塑料回收产业链、提高再生塑料原料品质、增强废塑料供给稳定性的主要手段。“两网衔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拥有较完善的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一种实现废塑料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的可行途径,是新时期环境治理的发展必然。

2健全行业标准,推进技术进步

  再生塑料行业标准建立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行业应制订完善废塑料回收过程与分类分选标准、废塑料加工过程三废处理标准、再生塑料产品系列标准、再生塑料制品使用标准等废塑料全产业链标准。通过加强标准宣贯,落实强制性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推动企业淘汰低效率高能耗设备,采用高效节能、节水技术工艺装备,开展重点用能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树立节水标杆企业,规范废塑料资源利用,不断提升工业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在标准宣贯工作基础上,通过加大行业节能监察力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实施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阶梯电价政策,倒逼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加强科技创新,助推废塑料资源清洁高值利用

  目前,许多企业至今仍然沿用传统技术进行废塑料再生,各种污染物难以彻底清除,致使产品的附加值大打折扣。要想提高废塑料再生产品附加值,对于废塑料行业的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废塑料企业要不断改进设计,改善管理,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可以通过与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院所合作,重点突破多维精准识别和高效自动分选技术、分子修复废弃塑料再生利用技术、无害化与高值循环利用技术等,并且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地将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加工中,提高生产效率,研发高性能产品,增加企业效益,最终实现废塑料行业清洁化、规模化、高值化发展。

4利用经济手段,约束“三废”排放

  从国际上的诸多经验来看,作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现代治理方式,环境税是保护生态环境,尤其是遏制和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必经之路,探索并最终确立环境税制度对尚处于生态环境保护爬升阶段和致力于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我国社会经济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利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可以对市场主体的环境行为施加一定的经济刺激,从而促使其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保护环境。通过综合考虑废塑料加工“三废”污染防治形势要求、环境损害和治理成本,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企业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制定“三废”排污收费标准,促进企业主动治污减排。实行奖优惩劣,鼓励深度治理,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等政策,建立可行的约束激励机制。

5打造特色产业园区,走循环经济道路

  产业园区是产业调整和升级的空间聚集形式,是产业集聚的助推器,是聚集资源要素、加快产业发展的平台和优势载体。废塑料企业入驻园区可以在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机构的监管和政府产业政策、加工技术、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下,利用园区配备的科研和技术优势,提高废塑料资源的回收效率,实现对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等的统一收集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产业园区通过打造再生塑料全产业链,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双赢,从而有助于加强环境管理,促进废塑料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内容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周为明 陈庆华 叶海华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