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 | 在线收藏 |
---|
10月25日,汝州电化公司大门外两边的道路上,50多辆等待拉货的30吨载重卡车绵延排开,展示了该公司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
生产报表显示,该公司一枝独秀,在河南省6家电石企业因困难被市场淘汰5家的情况下,10月份连续5个月保持满产运行,再次刷新了其历史最好经营成绩,有力地支持了集团煤盐化工产业发展。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不久前,该公司以仅有8台电石炉的规模,跻身拥有规模超百台电石炉企业的行业第一方阵,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2016年度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殊荣,在包括400多家电石生产企业的综合能耗评比中位列第3名。
汝州电化公司是2008年原平煤集团和原神马集团重组后,在紧邻瑞平煤电德平电厂附近,为重启双30万吨PVC工程和安排集团职工子女建设的45万吨电石配套项目。项目至今已安排职工子女以及接收矸石电厂、建材厂等单位分流职工1000余人。2011年5月,该公司按照集团战略决策,引入民营企业资本,组建了由集团控股66.24%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该公司全面落实集团“四个转变”战略构想,积极探索发挥混合所有制机制优势、实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该公司勇于解放思想,今年4月面向全行业引才引智,通过市场化选聘,在全省首例从外部企业引进安延雷作为职业经理人,并明确董事会和经理层职责,制定严格的经理层考核制度,放手让经理层团队全权负责生产经营。新的经理层团队把全行业最先进的管理及成果作为对标改进的方向,大力推进装备技术创新和升级,规范大宗原料采购等的招投标措施,使企业管理和运行水平迅速站在了行业的高端。
同样是电石市场价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人员,但就在新经理层团队履职后,该公司电石月产量即由4月份的1.5万吨,上升到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的2.6万吨、4万吨、4万吨、4万吨,6月份历史上首次超出3.75万吨的设计能力。满负荷到高负荷的生产,使生产成本和综合能耗直线下降,推动了企业运行实现根本性好转,并实现盈利。
据行业分析介绍,国内电石产能占全球的90%以上。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和无产业链支持、环保压力、能耗高、供给侧改革,目前电石行业国内年产能已由4000多万吨降至2800万吨,但是其中有近50%的产能来自本身无上下游产业链支持的纯商品电石企业,依然困难重重。其中,河南省原有6家电石企业更是在2015年12月底前关停5家,仅剩下汝州电化公司在苦苦坚持之后迎来“春天”,展现出持续提升的发展前景,为集团煤盐化工发展做出了日益显著的贡献。
“就河南省已经关闭的5家电石企业看,它们中有1家大型国有企业创办的企业、4家纯民营企业。我们公司能够在大浪淘沙般的残酷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得益于混合所有制体制、机制、政策活力带来的管理升级,得益于大集团的强力支持、产业链上德平电厂电力保障及氯碱发展公司销售市场的特有优势。”汝州电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登跃说,“汝州电化公司多年运行的实践,证明了集团当年决策建设该项目和及早引入民营资本的正确性。其中,瑞平煤电德平电厂为汝州电化公司提供了电力支持,汝州电化公司拉动瑞平煤电德平电厂成为在全国同行业负荷率只有40%的情况下、唯一实现满负荷发电的企业,同时为下游氯碱发展公司提供了优质稳定的电石供应,成为集团煤、电、盐化工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和带动、支撑力量。特别是在近年煤炭行业低迷时期,瑞平煤电德平电厂每年消耗低质煤超过100万吨。今年前9个月,已经消耗低质煤100多万吨,有力地反哺了煤炭产业。”
目前,该公司党委、董事会跳出具体生产经营,狠抓党的建设和发展战略,并充分利用自身富余一氧化碳、电石炉气等资源,围绕逐步形成以电石为基础的多元化产品结构,规划建设了一期60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项目。
“随着我们企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和市场即将复苏,我们一定不负集团厚望,在3年内逐步实现由电石行业向盐化工、煤化工的转型,形成以电石为基础的多元化产品结构,打造长江以北地区最具区位优势的电石生产企业。”张登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