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 在线收藏 |
---|
11月8~10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签约的34项中美企业合作大单中,能源化工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也成为投资热点——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拟投资230亿元,参与中国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兖矿集团子公司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煤间接液化一期后续项目建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见证了这一签约。
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正在吸引世界的目光。未来能源煤化工项目因何被看好?它将展现出怎样的前景?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世界级规模
瞄准高端煤化工领域
美国空气产品公司工业气体部负责亚洲区能源炼化业务的副总裁菲利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在这一世界级的煤炭清洁利用和能源化工项目上与中国一家优秀的能源企业合作。中国的能源化工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众多企业正在向高附加值产品和可持续发展转型,我们非常看好这一市场。我们期待这一合作为中国能源化工的新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现代煤化工产业被看好,与我国在煤化工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和长远产业布局分不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曾表示,现代煤化工是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创新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进入“十三五”,我国现代煤化工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创新进展,先进煤气化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煤油气综合利用技术等有新的创新和突破,成为中国最具独特优势的产业,有可能成为全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C1化学的一个技术创新制高点和亮丽名片。
兖矿集团是国内大型知名煤炭企业,其在陕西榆林主导建设的未来能源公司煤间接液化项目是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代表了我国煤间接液化技术大规模产业化的高水平。
记者了解到,未来能源煤间接液化项目建设瞄准世界级规模,一期工程2012年7月开建,2015年8月投产,是我国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国家示范项目,运行两年多时间已实现达产达效,清洁油品生产能力为115万吨/年。在此基础上,后续项目将按照“多元化投资、一体化建设、专业化管理”的合作思路,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工业示范装置,项目总投资约为777亿元,除部分超清洁油品以外,重点生产高附加值、高端化工产品,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大力推动煤炭技术革命的要求。项目建成后,将形成500万吨/年合成产品的产能,同时形成以煤炭间接液化为核心的多种产业集群。
今年年初,该后续项目被列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煤炭深加工重点建设项目和《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并成为陕西省和山东省政府大力支持的重点工程。
而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气体供应商,2016年在美国财富500强中排名288位。针对此次与兖矿集团的投资合作签约,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eifi Ghasemi表示:“新协议印证了双方的互相信任,这是空气产品公司战略实施的又一绝佳例证,即向世界级的工业气体项目配置资金以实现盈利性增长。”过去两年时间里,空气产品公司向未来能源一期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项目持续提供可靠工业气体。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对合作关系充分信任,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进一步扩大合作符合双方共同期待。
在一期后续项目中,空气产品公司将与未来能源成立一家合资企业,主要负责空分、气化、净化等单元的建设与运营,为未来能源项目提供约250万立方米/时的合成气。
兖矿集团表示,双方将通过该项目的合作,形成更多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互利共赢,携手打造中美能源合作新典范。
开拓性之举
落地煤间接液化前沿技术
掌握核心技术,是未来能源煤间接液化项目最重要的“王牌”。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兖矿集团副总经理、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启文牵头研发的大型高温与低温费托合成多联产技术为国家“十二五”期间“863”重大课题,取得30项国家发明专利,涵盖费托合成反应器、高温费托合成催化剂、高温费托工艺、烯烃及高附加化工产品分离等关键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把煤转化为汽油(国Ⅵ)、柴油、航煤、润滑油基础油(API Ⅲ类)、白油,以及聚α烯烃(PAO)、高熔点石蜡、聚乙烯、聚丙烯、丙烯腈、丁腈橡胶、1-丁烯、丁二烯、乙醇、乙醛、丙酮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此前该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国内尚无工业化先例。
据孙启文介绍,煤间接液化技术包括低温费托合成和高温费托合成两种工艺路线。未来能源一期项目采用低温费托合成技术,一次投料成功,目前项目的综合能源利用率等生产运行数据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相关技术还获得了中国煤炭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后续项目将在此基础上增加高温费托合成工艺,生产更多高端化学品。同时掌握煤间接液化的高温、低温费托合成技术,将直接提升我国煤化工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巡视员辛仁周在对未来能源一期项目调研后表示,技术创新才能增强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坚持技术先行是未来能源煤间接液化项目实现安、稳、长、优运行的关键,一期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国家示范项目各项生产运行指标也反映出了前期技术设计的高水平。通过一期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兖矿集团和未来能源锤炼出了一批有经验的研发和管理人才,为后续项目在技术、建设和生产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进一步增强了其在煤化工领域的竞争力。
今年6月10日,未来能源公司开工建设国内首套高温费托合成工艺工业试验装置,装置采用直径为3米的气固流化床反应器,可产烃类产品约10万吨/年。该试验装置计划于明年一季度投产,为一期后续项目高温费托合成装置探路。
全链条设计
打造互补共赢产业集群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指出,我国煤化工产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体现在延伸产业链上,产品种类要向高端化学品方向发展,让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融合互补,提高能源利用率,扩大产品市场和经济效益。
依托大型高温与低温费托合成多联产技术,未来能源一期后续项目主要产品种类将达到28种以上。更重要的是,以煤间接液化为核心,可形成高端油品、塑料橡胶、费托特色化工等多种产业集群。
其中,项目生产的汽油将达到国Ⅵ标准,润滑油基础油为API Ⅲ类及以上标准,PAO是高端合成润滑油的原料,白油达到了食品级,柴油是优质的十六烷值调节剂;
利用项目中乙烯、丙烯、丁烯、1-己烯、1-辛烯等烯烃产品,可生产高端、高附加值和差异化的聚烯烃塑料产品,并为国内聚烯烃产业提供1-己烯、1-辛烯等稀缺的聚合第三单体,填补国内高端牌号的空白,为高端聚烯烃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利用该项目生产的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等工程塑料、橡胶中间体,可生产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NBR)、聚苯乙烯(PS)、丙烯腈(ABS)、苯乙烯丙烯腈(SAN)等多种车用橡胶、塑料产品,可支撑汽车、家电等相关产业发展;
依托费托特色产品如高熔点费托蜡、高档润滑油、特种溶剂油、高碳烯烃/烷烃等,可发展费托特色精细化学品产业。
同时,该项目生产的柴油十六烷值高、密度低,与榆林当地煤焦化产业副产的煤焦油(十六烷值低、密度高)正好形成互补,通过两者调和可以生产高品质的合格油品,从而解决了煤焦油加氢柴油质量的大问题,形成区域产业互补,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
如此,项目建成后,将构建以煤液化为核心,上下游产业关联、互补共赢的业态环境,形成集油品、化工原料、高端化学品、终端消费品及物流、机械加工、污染物处理等配套服务的集群化、循环经济园区发展格局。
正因为能够形成上下关联、互补共赢的产业链格局,实现良性循环发展,项目整体经济效益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该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可达301.45亿元,每年可向国家上缴约79.22亿元的税收,年均利润总额可达58.2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约4000个直接就业岗位,约10000个以上间接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当地就业压力,促进地区交通物流、装备制造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兴田表示,未来能源的煤间接液化一期后续项目通过费托合成技术,走油化一体化路线,生产高端特色化学品,是提升经济效益的一个新思路。对其技术路线特点加以研究和利用,可以与石油路线相互补充,形成灵活的、开放的产业链条。而这正是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努力的方向,也是其未来生命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