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9 | 在线收藏 |
---|
11月份,聚隆化工8万吨烧碱装置烧碱产量7021吨,较计划超出21吨;液氯产量5973吨,超出计划44吨;利润完成171万元,创开车以来最佳水平。
在设备老化,小毛病、小检修不间断的情况下,氯碱人是如何保障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降低成本,取得开车以来的最佳的成绩呢?
源于带动的作用
去年7月份,聚隆化工8万吨烧碱装置开始检修复产,离岗两年多的职工陆续回岗。两年多的分离,两年多的漂泊,使一些职工对装置能否恢复心存疑虑,对企业能否长期稳定运营缺乏信心。氯碱厂不仅面临着装置检修,同时也面临着员工信心重建。
面对这样的局面,该公司领导极为重视,千方百计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氯碱厂领导更是身先士卒,带领管理团队,奔波在检修生产的第一线。公司副总工程师、氯碱厂厂长刘树成一天天坚守在检修现场,楼上楼下的跑,停下来休息后,腿疼的再上楼都困难;副厂长郑大伟紧盯施工现场,随时协调解决问题,一待就是好几天;还有主任工程师郭智勇,拖着肿的老高、旧伤复发的脚,干了一天又一天……
检修更换电解槽、氯压机换轴承、离子膜换膜洗膜,他们冲在最前面,设备试车投运,他们更是一马当先……下班晚走,周末加班,更是他们的家常便饭。在刘树成的办公桌上有这样一张纸,上面记录着氯碱厂加班的个数,其中最多竟达到100多个。
是他们这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打动了再上岗职工,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氯碱的职工是这样说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刘总成天盯在现场,管理人员干着职工的活,我们怎好意思不干呢!他们有坚持,我们就有信心!”
源于精细的管理
8万吨烧碱主要原料就是工业盐,自开车以来,物资采购部在总经理葛汝增的直接领导下,着眼于优势供应商选择,通过每周三市场分析会,坚持与区域公司持续对标,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招标比价,尽最大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为确保报价客观、真实且具有竞争性,他们采取背靠背现场填写报价单,千方百计限制供应商通气串价。11月份,原盐以215元的最低价格开标,比同区域对标公司低10元/吨,为公司节省了采购成本。
原盐进厂,氯碱厂严格按照进厂标准检验,盐场职工外观有无杂质,质量管理部职工内测含量多少,杜绝残次品进厂;他们严格控制库存,保证正常生产七天用量;他们做好原盐的保护,杜绝因天气变化造成不必要损失。
对于碱液出厂,他们更是严格控制,公司出厂的标准碱液浓度是32%。低于32%,购买方吃亏不乐意;高于32%,我们公司吃亏不合适,为了让出厂碱液满足得到客户需求,他们售碱岗位职工打循环一次又一次,质量管理部职工化验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调整到标准数值。一直以来,售出的液碱,都是控制在32.01-32.03%之间,从未超过32.04%。
11月份,产品销售部紧盯周边氯碱企业销售动态,及时掌握氧化铝液碱采购价格变化,采用非常规策略,加大与客户沟通,确保烧碱高价顺利出货,为当月经济效益创开车以来的优异成绩,打下坚实基础。
正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精打细算,才在11月份,降低了成本,取得了最佳的效益。
源于习惯的养成
在氯碱,问起当班的职工,在当班期间做些什么,他们是这样说的:“来上班,先对口交接,接班后到现场巡检,白班打扫各自的卫生区……这些事,不用说,大家都是自发进行的。”——这就是习惯。
刚刚返回岗位上班的时候,大家心浮气躁,氯碱厂管理团队,带领大家找回原来的工作状态,并用制度加以规范。
面对设备陈旧、小毛病层出不尽的情况,他们设立了预检修、备机备件制度,做到提前检修设备,坚决杜绝事故发生,保障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他们说,“设备老了,毛病多了,要像照顾老人一样照顾它们,做到勤巡检,勤查看;有问题,快处理,快更换,让他们歇着干。”
为了保证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管理人员及岗位操作员工严防死守,对一些特殊设备重点关注,加强平时的日常维护保养保养,比如氯压机,压缩冷冻机组、电解槽等,对其日常运行指标进行重点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做好保全;对于工艺管道,腐蚀老化严重,内渗漏情况较多,各运行班增加了巡检频次,发现泄露及时处理,不敢有任何侥幸心理;每月1日,维修及各运行班都会将界区内所有机泵倒一遍,保证机泵永远在线,正常运行。
良好的习惯不仅体现在巡检上,在今年的劳动竞赛中,他们养成了清理清扫的好习惯,作业现场干净整齐,井然有序。以前,在现场环境治理检查中,班长们喊着都不去现场;现在,都要看看其他班究竟优秀在哪里,也养成了敢比勇超的好习惯。
记得清华大学周士渊教授说过,“成功决定于良好的习惯!”氯碱人亲身验证了这一观点。
当然,成绩的取得,与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也是分不开的,公用工程厂及时保障水、气、汽的供给,仪表、电气、化验随叫随到的配合,以及其他部门的鼎力支持,为聚隆化工氯碱厂产量和效益创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