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化公司多举措保障氯碱产品稳产高产
南化公司干部员工加大对氯碱生产线的挖潜增产。该公司苯化工部党委成立党员突击队,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等活动,在技术攻关、系统调优、稳定操作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解决硝基氯苯产品单元结晶器长期运行不稳定的难题,生产负荷稳步提升。5月份,苯化工部苯胺、烧碱、对硝等7产品均完成月度生产任务,对邻硝产量达到8970吨,创近三年来产量新高。7产品消耗与去年平均目标相比节约295.8万元。
消除“卡脖子”
“当前生产中,硝基氯苯结晶器的稳定运行是重中之重。我们要加大对硝基氯苯1#b塔、2#塔的监控,优化结晶工艺操作,平衡干后物料……”
在苯化工部“百日创效攻坚”行动项目专题例会上,该部经理助理何志勇博士结合创效攻坚项目,详细分析当前生产现状,与工艺、设备等专业人员探讨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影响产品质量、产量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为保证稳产增产,专业技术人员全身心扑在现场,加强对硝基氯苯结晶器、氯化苯氯化器、离子膜氯压机等重要设备稳定运行的日巡检,对出现的问题快速组织解决。
硝基氯苯一度是“卡”住氯碱生产线高负荷生产的一大难题。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班组协调高低油罐液位,优化间位油二次结晶操作,加强对结晶系统精细操作,提高结晶器使用率,通过多项有效措施的实施,保证了对邻硝的高产稳产,月产量创近三年新高,产品单元消耗与去年平均目标相比节约131万元。
牵住“牛鼻子”
硝基氯苯产品单元重要设备结晶器的稳定运行是保证氯碱系统高负荷运行的关键。牵住了这个“牛鼻子”,生产负荷难提升的“瓶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结晶岗位人手少、设备多且为手工操作,因此工作量大,责任重。岗位职工将稳定运行放在第一位,接班后都轮换着到现场观察凝固点、产品颜色,及时对每台结晶器运行情况进行取样分析,观察结晶器是否存在泄漏情况。
5月10日8:00,结晶岗位职工葛文刚巡检到对硝4#成品罐时,隐约闻到对硝物料的味道,他发现在对硝4#成品罐处有料迹,保温层有升华的物料。经过判断,是4#成品罐道门处有一漏点。葛文刚立即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成品交库与设备消漏。而此时多台结晶器内的成品处于闷化状态,即将达到成品放料阶段,3#成品罐也处于检修状态。操作经验丰富的葛文刚知道如果不及时协调好成品罐的成品输送,将会有涨库的危险。一旦涨库,将面临着系统降负荷。为此,他主动协调,紧盯现场,在3#成品罐抢修交付后,立即进行保温放料并交库,避免了成品涨库而影响生产负荷的情况发生。
“土灶子”成为“金点子”
离子膜产品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氯水换热器的垫子松动出现了漏点,如果不及时解决,需系统降负荷或者停车进行消漏处理。当前正处于“百日创效攻坚”行动的关键时期,为下游氯化苯系统生产供应主要原料氯气的离子膜产品单元也以49.5KA的总电流高负荷运行着,此时降投料或者停车将直接影响到运行部百日创效攻坚目标的完成。
“现在硝基氯苯、氯化苯产品生产势头足,我们不能让这个小问题打乱整体的生产节奏……”氯碱作业区负责人王达荣紧锁眉头说道。氯水板式换热器采用带压堵漏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漏点问题,如何堵漏保生产的难题将作业区的岗位职工、技师们、专业技术员聚集到了现场,一起“想辙”解决这一影响高负荷运行的“拦路虎”。现场交流、画图示意,交换意见……在一个个“金点子”不可行与可行的碰撞中,想出了在板式换热器漏点处用砖砌半米高的封闭石墩子,然后往石墩子里注胶密封的“土”办法。建议采纳后,砌起的‘土灶子’解决了漏点问题,现场气味消除,操作环境也转好。
正当大伙儿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石墩子外侧出现了微渗漏。新的难题又将大伙儿聚集起来。你一个想法,我一个主意,最后在渗漏处凿个小眼,用软皮管将水引出至污水处理池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自办法采用后,氯水换热器漏点问题被有效解决。
离子膜运行技师陈家春说:“高手在民间,大伙儿集思广益想出的“土办法”解决了当前稳定运行的大难题。这个漏点待计划停车时一定要好好修一修,但这个‘土办法’集聚了大家的聪明与才智”。
高效洗塔的“好法子”
氯化苯蒸馏塔由于长时间运行,导致初馏塔和精馏塔产出的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为此,氯化苯产品单元将对两台蒸馏塔进行洗塔操作。为确保百日创效攻坚行动月度目标顺利完成,也为了快速、高质量完成洗塔工作,该部党委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党员滕衍青、田宏亮、窦建晨等纷纷报名,化工班组的党员班长们也带领班组党员加入到突击队的行动中。党员突击队立下了通过优化洗塔操作,缩短洗塔时间,保质完成洗塔任务的“军令状”。
党员田宏亮、滕衍青组织队员反复讨论洗塔操作步骤,结合当前生产实际制定了调整洗塔加水量,增加放水频次,每班洗塔次数提升到3次以上的洗塔操作方案。党员突击队的队员们严格按照洗塔操作步骤执行,硬是将原来需要15天完成的洗塔操作优化到4天高质量完成。两台蒸馏塔仅用8天就保质完成洗塔操作,重新投入到为企业创效的征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