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近日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路径
目前距离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分别只有8年多和不到40年的时间,业内专家向企业介绍了实现“双碳”愿景的思路和主要路径。加快氢能、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积极了解碳市场交易规则,参与森林和产业碳汇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
碳排放的85%是能源活动造成的,另有约15%是工艺过程产生的。目前石油和化工行业碳排放量超过2.6万吨的企业数量约2300家,碳排放量之和占全行业碳排放总量的65%,碳减排任务艰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6条主要路径:一是通过系统、工艺及设备节能提高能效。二是通过原料、装置、产品结构调整实现降碳。三是通过生物质能、绿氢、光热、风能、储能设施、核能、地热、光伏的应用,实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四是以CCS-EOR、二氧化碳制化学品来实现产业碳汇。五是以植树造林实现林业碳汇。六是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
在碳减排方面目前行业可以开展的工作:统计企业碳排放底数,建档立册;跟踪和监测企业碳排放量,完善计量体系;加强新建项目能效评估和碳排放评估;统一规划企业、园区碳中和发展战略,提供有时间节点的碳中和方案;关注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使用;建立碳排放管理人员库,并开展培训;积极参加全国碳市场建设。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研究员鲁成钢介绍了生态环境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举措。近期该部正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地方和重点行业的达峰目标、路线图、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支持有条件地区率先达峰;并开展2060年前碳中和战略研究,做好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大领域、关键技术、关键产业及重要的制度安排。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经济中心副主任田磊建议石化企业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以降低碳排放。他表示,能源低碳化是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要求,我国石化企业应在确保油气供应安全的前提下,结合自身优势,突出多能源协同发展,加快发展以氢能、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和低碳能源供应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