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属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成绩显著
11月4日,江西省国资委召开前三季度省属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江西省国资委财务监督与绩效评价处处长肖霞指出:江西省国资委始终将提质增效作为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实力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企业多措并举、精准有效开展提质增效。
据统计,前三季度省国资委监管企业通过抢抓市场行情、积极组织生产释放产能、深挖内潜压降成本费用、积极拓展新业务、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等措施提质增效增利约40亿元,对利润增长的贡献超六成,成为驱动企业效益大幅提升的核心动能。
紧抓机遇,开拓市场。各企业强化市场意识,密切跟踪行业发展和价格走势,深耕传统市场与力拓新市场并重。前三季度,通过拓市增产增效11亿元,占提质增效贡献额的近三成。江钨集团抢抓钨产品市场价格回升利好,积极开展营销攻坚扩市场,钨冶炼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2.3%,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从年初开始扭亏增盈,同比增利4.8亿元,其中,单锂云母及长石粉销量提升增效就超过1亿元。建材集团按照“绿色工厂”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水泥、商砼等产销量增长增利超过2亿元。盐业集团年产3万吨小苏打项目投入生产经营,新增小苏打产品填补了江西省空白。
降本节支,挖潜增效。各企业将成本费用管控作为应对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料成本大幅上涨的重要措施。前三季度,通过压降成本费用创效14亿元,对提质增效贡献超过35%。各企业通过强化资金集中管理、优化融资结构等方式,压降财务费用超6亿元。新钢集团开展行业精准对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改善降本创效2.8亿元。江铜集团狠抓工序质量和运行效率,主要矿山单位铜、金、银等回收率累计提高10.7%,通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改进工艺创效约1亿元,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深推对标创效0.7亿元。投资集团在煤价高位运行期间,通过提高长协煤炭兑现率、打通进口煤采购渠道,节约煤炭采购成本近1亿元;所属天然气集团通过设备国产化、属地化替代节约项目成本5200万元。
调整结构,优化供给。各企业积极适应国内消费升级新需求,不断增加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服务的有效供给。前三季度,通过积极开发“效益点”、厚植“增长点”创效8亿元,占提质增效贡献额的两成。结构布局持续优化。新钢集团发挥公司产线多、品种丰富的特点,动态优化生产组织,将优势资源向利润率高、效益好的产线集中,前三季度电工钢、优特钢带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6.63%、47.53%,累计增产增效2亿多元。水投集团打造低碳能源产业,完成巨龙50兆瓦、兴隆48.4兆瓦 2个风电场建设,40台风电机组实现全容量并网,对集团利润贡献率超过10%,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扩大开放、稳步“走出去”。1-9月省属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出口产品销售收入310.8亿元,同比增加132.7亿元,约占全省出口增加额四成。江西国际集中精力主攻海外市场,国际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6.5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09亿美元,并破纪录中标1.8亿美元的肯尼亚科鲁大坝项目。江西国际、中鼎国际、建工集团国际影响力逐年增强,分别列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250强第72位、第135位和第194位,较去年前进9位、9位、14位。江铜江西电缆公司恢复生产三个月就签订了价值1.3亿元的海外线缆订单,成为了江铜加工产业的又一“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