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今年上半年我国三大合成材料外贸逆差缩小

2005-9-5 在线收藏

2005年上半年,由于受国内宏观调控,国际油价对下游石化产品成本走高的影响,国内用户对高价位进口产品消化能力较弱,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抑制了部分需求,同时国内部分石化产品能力扩张使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进口增幅同比明显回落,部分产品出口有所增加,进出口逆差缩小。

合成树脂进口量显著减少

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高企,国际市场聚烯烃价格仍在高位振荡,造成国内聚烯烃进口成本明显偏高。同时,国内近几年新建和改扩建的大型聚烯烃装置相继投产,特别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产能增长较快,使进口需求减弱。

上半年,我国共进口合成树脂897.3万吨,同比下降14.4%;但进口金额增加11.7%。五大通用合成树脂进口量648.9万吨,由2004年同期增加10.3%转为减少3.8%;进口金额增加了18.2%。除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外,其他合成树脂进口量均比以往进口量大幅下降。特别是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等产品的降幅在15%以上。受高油价推动,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价格除聚氯乙烯外,均在高位运行,致使其平均进口单价均较2004年同期大幅上涨,其中聚乙烯、聚丙烯涨幅在20%以上。由于我国聚氯乙烯生产主要是采用电石法,近几年增产较快,且受油价影响较小,故其进口量和进口单价呈现出与其他类合成树脂不同的走势和特征。

在进口大幅下降的同时,受价格刺激和产能增加的影响,各大类树脂产品原先量不大的出口有所增长。上半年,五大通用合成树脂出口量为12.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5.3万吨。但由于国内家用电器、IT产品产量和出口的增加,使对聚丙烯和ABS的需求仍保持旺势。同时,我国一些附加价值较高的专用树脂的供需仍存在一定的缺口。

合成纤维进口大幅下降

上半年,纺织行业的产量和出口继续保持了平稳的发展。但由于受到国际原料价格上扬、欧美对我纺织品贸易设限,以及国内棉花供应充足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合纤需求增长不多,上半年合成纤维进口减少,合纤原料进口虽有所增加但增幅减小。

上半年,在国内合成纤维产量增长5.3%、表观消费量小幅增长的状况下,合纤产品进口大幅减少。共进口合成纤维71.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9%,在进口单价上涨23.4%的基础上,进口金额小幅下降。其中合纤长丝进口27.8万吨,下降22.3%;短纤进口43.4万吨,下降16.8%。与以往不同的是,除丙纶外,尼龙、涤纶、腈纶短纤、氨纶长丝的进口量普遍下降。进口的合纤产品中,涤纶仍占主要地位,虽其占进口总量的比例较上年同期减少了6.3个百分点,但仍达46.1%。涤纶成为上半年合纤产品中进口量降幅最大的产品,共进口32.8万吨,降幅28.8%。进口减少主要是近年来涤纶产品国内供应增加,且上半年进口成本升幅较大。此外,尼龙、腈纶短纤等产品的国内需求高于产量,使进口量保持增加,上半年这两种产品进口量所占比例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9和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合纤产品出口有所增加。上半年共出口合成纤维27.6万吨,增加11.1万吨。其中,合纤长丝和短纤分别增加了6.9万吨和4.2万吨。出口量占同期合纤产量的比重升至3.7%。合纤产品中,涤纶和尼龙出口量增长较快,分别为15.3万吨和3.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9万吨和1.3万吨。其中,尼龙长丝出口增加了1.2万吨,涤纶短纤出口增加了3.9万吨。

合成橡胶进口量创历年同期新低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趋缓、轮胎和橡胶制品业出口遭遇到贸易摩擦事件,对下游的合成橡胶供需产生一定影响。我国上半年合成橡胶生产增长率为7.7%,比2004年上半年低14个百分点。同期,共进口合成橡胶52万吨,同比下降6.5%,为历年同期最低水平,但对外依存度仍保持在40%左右。

受国际油价攀升的拉动,合成橡胶价格上扬并始终在高位运行,进一步影响了当期进口量及进口成本。上半年合成橡胶进口金额8.4亿美元,同比增长24.1%;进口平均单价上涨了32.7%。作为合成橡胶进口量最大的品种,丁苯橡胶上半年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减少15.1%,但进口金额和进口平均单价分别上涨了11.3%和31.1%。由于原料丁二烯价格高涨、供应偏紧,使国内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开工率下降,产量同比有所减少。因而虽在高价位下,进口量减少幅度较小。其进口金额和进口平均单价的涨幅均在30%以上。丁基胶、氯丁胶、丁腈胶和乙丙胶等其他品种由于国内供应有限,一直长期依赖进口,因此进口量持续增加,但增幅较2004年同期降低很多。上半年合成橡胶净进口量为47.3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1%,净进口额增长了22%。
头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