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糊树脂 电石 | 烧碱 液氯 盐酸 原盐 | 甲烷氯化物 环氧氯丙烷 环氧丙烷 氯化石蜡 氯乙酸 ADC发泡剂 | 国际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氯碱网 >> 市场资讯(VIP) >> >> 正文

兰州新区发布关于化工集群发展的工作报告

2023-5-23 在线收藏

近日,兰州新区发布关于化工集群发展的工作报告,内容如下:

立足新起点 奋进新征程

踔厉谱写兰州新区新辉煌

绿色化工持续壮大。产值过千亿、产品过千种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化工园区综合智慧应急管控平台、热电联产一期、物流园货场等配套项目建成投运,东瑞制药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东方希望等80个项目加快建设,新签约落地项目90个,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获评全省产业集聚区、代表性化工园区。

新能源新材料势头强劲。聚力打造全球最大高性能铜箔生产基地、百万吨级“新能源新材料之谷”。海亮铜箔项目半年内建成投产,宝武碳业、宏彬负极材料项目9个月通电生产,创出行业最快“新区速度”,格瑞芬负极材料、康鹏电解液等一批项目加速建设,金川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科电气负极材料、氢能产业园落户新区,西北特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数据信息亮点纷呈。以建设西北最大的“东数西算”产业基地为牵引,带动数据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中国电信大数据中心等5个项目建成运营,润泽(兰州)国际信息港等4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国社会信用大数据应用中心、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监测保障中心落地新区,新增标准机架1万个、累计超3万个,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产业园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数据中心。

生物医药蓬勃发展。以“西部药谷”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创新药落地转化、医药物流集聚式发展。药物碱厂、科迈思等企业建成投产,凯博药业焕发新机,新引进广州首漾、上海皓骏等优质企业,原子高科同位素、凯瑞德医药等项目加快建设,“甘肃方剂”等防疫产品增线扩产,佛慈、兰药、和盛堂等医药企业保供有力,医药贸易额跨过百亿台阶,产业规模和实力加速扩升。

装备制造顺势而进。重离子治癌装备生产基地建成投产,效能快速显现。兰石重装核心产品展示能源化工“国之重器”,交设智远智能机器人、海兰德磁力泵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20多种高端装备成套出口,一批“新区制造”实现国内首创、打破国外垄断,德福新材料、中元智能玻璃分别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

现代农业集约高效。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建设,设施农业、饲草种植面积分别增长45%、20%,鲜切花、果蔬产量分别达到6000万枝、4.5万吨,育肥猪出栏、种猪出售分别增长150%、60%,奶产业从无到有、产量达2万吨,益海嘉里、润民粮油、高金食品等企业精深加工能力达86万吨,百亿级全产业链基本形成。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案例入选新华网“2022乡村振兴绿色实践典型”。

循环经济加速成形。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快绿色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引进欧冶链金、弘泰嘉富等产业项目12个,泓源名宸、天津春潮等项目加快建设,甘肃乾伦、天津长芦等9个项目完成选址,北京绿能环宇、江苏百川高科等10个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循环经济助力“双碳”战略走深走实。

2023年工作任务

聚焦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筑实体经济新高地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完善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培育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产业强区”的基础和势能。

精准强力招商引资。围绕“335+X”产业倍增行动,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签约和落地齐抓、政策和服务同步,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推行领导包抓责任制,以“招商政策清单”“投资机会清单”“重点产业图谱”高频对接产业龙头、产品龙头、技术龙头企业,配套引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强化项目跟踪对接,建立工作专班、包联企业、“白名单”和“六必访”等制度,为落地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贴心服务,引进产业项目300个以上、总投资过千亿,到位资金增长50%以上。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以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为导向,聚力推进特色产业放大优势、拓存创增、低碳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增长50%以上。推动化工园区集群发展。锚定建设绿色安全、智能高端的全国一流化工园区,优化产业规划,支持永登县在化工园区西区建设“园中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围绕补链延链增链开展招商,精准引进一批技术、工艺、设备先进项目,推动赛鼎氯碱、解氏氟化工等项目尽快落地,新建成投产项目100个以上,培育规上企业50家以上,实现产值翻番。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做实做细设计诊断审查与整改,打造国家D类化工园区。推动新材料集聚发展。着眼构建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强化与重点企业战略合作,推动宝武、海亮、德福、宏彬、格瑞芬等建成项目达产满产,推动金川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科电气负极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争取协鑫石墨电极、东方希望碳基新材料等项目快速落地建设,新引进一批电解液、隔膜、电芯、电池整装制造等延链补链项目,建设新材料全产业链集群。推动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拓展“源”、建强“网”、做大“荷”并举,大力构建经济高效、清洁安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实施“新能源+制造业”“新能源+农业”“新能源+畜牧业”综合利用工程,以东金硅业为龙头引进硅材料生产及太阳能组件制造项目,做大做优新能源产业链;加快氢能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2×35万千瓦热电联产、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运,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争取火电装机批文。优化提升电网保障能力,高效推进秦川750千伏、红乐330千伏等8座变电站建设。积极引进高技术绿色载能产业项目,增强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全力提升绿电占比。推动装备制造高端智能发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支持兰石、大宏、兰电等重点企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加快重离子装备制造基地二期、半导体封装新材料等项目建设;以“整套+零部件”模式引进装备制造项目,聚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集群。推动生物医药精深精细发展。大力提升“西部药谷”吸引力、集聚力,加大独有品种、特色产品、优势品牌培育力度,加快医用同位素中心项目建设,培育延长核素应用产业链,引进人用疫苗、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血液制品等产业项目,提高药品及医疗器械专业化仓储物流配送能力,“一药一策”推动医药企业增产扩能。引进高端中药、中药配方颗粒加工等产业链项目,延伸发展中药材提取物、药食同源产品、特医食品等中医药保健品产业链,创建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推动数据信息系统集成发展。加快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数据中心和新区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产业项目,数据信息产业营收增长20%以上。支持数字技术创新联合体发展,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家以上。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智能终端产业,建成智慧教育、智慧消防和数字城管等大数据应用场景,做大做优“东数西算”产业,打造“数字新区”。推动循环经济规范高效发展。加速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废旧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再生金属材料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再生资源、拆解再利用、表面处理再加工等项目,打造国家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基地。推动应急产业发展。启动应急产业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西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围绕应急装备、应急技术、应急服务等引进项目,聚力建设应急救援综合产业园,打造平战结合、一专多能的灾害救援处置和应急物资保障基地。

头条新闻